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孩子的宇宙》书摘

  • 作者: 读读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850
  • 当遇上能够对来自孩子的宇宙侧耳倾听的大人时,孩子们还是会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诉说他们的发现。

      我听到,有那么多的孩子,当他们的宇宙受到压制时发出了悲痛的呼喊。他们所发出的悲痛的呼喊与求救声,或者被完全无视,或者反而在大人以“不正常”的判断下受到更进一步的压迫而告终。

      拥有秘密,也就意味着“这件事只有我知道”,因而可以证明“我”这一存在的独特性。秘密与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密切相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给孩子一个平台,让孩子自由发挥自身潜在的自然治愈力。

      如果大人们面对这个治智力迟滞、情绪不稳的孩子想要进行某种指导,是绝对不能出现这种卓有成效的情形的。对于孩子宇宙的广度,我们大人应该表现出更多的诚意。

      对于异性的接近,是对世界的接近。

      面对如此值得敬畏的存在,那些自认为“教育者”和“指导者”的人们,是多么积极地参与到扼杀它的行为中去。

      如果读者朋友能够以本书作为入口,更深入地走进孩子那无限的宇宙之中,我将感到无比欣慰。

      所謂“问题儿童”,其实是在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常常把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而不反省自身)。不再上学的孩子,向家长和教师明确提出了很重大的“问题”。这问题甚至关系到“学校的现状是否需要改变”、“父亲对于和母亲结婚这件事怎么想”等疑问。他们在要求我们做出“解答”。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如果回答不出就会被责骂。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人不仅不解答,反而非难学生,这样也未免太自私了。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有必要采取解决“问题”的姿态。而且,这不仅仅是采取什么“对策”的问题,而是像后文所述的那样,甚至关系到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进行深入的思考

      虽然在心中担心“这孩子这样行不行”、“虽然吵架了,还是先让孩子自己处理吧”,但仍然能安静地在一旁守护,也许才可以称为理想的教师。

      要让自己的工作更快乐,就要观察孩子,而且是用温暖而长远的眼光来观察。如前所述,对孩子不立即出手,而是用温暖的眼光守护着,你就会发现孩子会做出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样一来,你一定会发觉原来每个孩子都有着这样光辉灿烂的表情。

      我曾经表示过不上学是文化的疾病、社会的疾病,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它有时也是班级的疾病、学校的疾病。endprint

      本文标题:《孩子的宇宙》书摘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6677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