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小说
文章内容页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 大家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609
  • 李蔚倩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探索与实践

      李蔚倩

      本文的创新点就是构建一套适合我院发展的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实施办法,初步搭建起我院对系(院)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体系。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是我院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实现“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有现实的实际意义,对其他高职院校有较好的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

      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组织创新 课程改革

      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学校对学生培养的整个价值链中。既有学校培养过程的价值提升问题,就是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有毕业生营销问题,如做好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包括开拓就业市场、与就业单位建立稳定的联系、就业活动的组织以及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家庭的努力等,为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寻找工作岗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1.组织创新

    从组织的管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高职院校以集权制的形式面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细分市场,也能够完成学生的就业任务,即学校作为一个整体面向各个专业细分市场。以淄博职业学院为例,就是学校整体面对60多个专业细分市场,将每个细分市场的信息进行采集、综合、反馈,以实现学生的就业。但是就业的质量如何、是否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那就要看复杂的人才市场与学校培养环节连接是否顺畅。如果换一种组织形式,采取面向市场的分权制的管理方式,情况会大不相同。以淄博职业学院为例,学院以系为单位,将17个系推向各自相近专业的细分市场,这会出现17个市场结合点。如果继续实施分权,以1个专业或相近专业群为组织单位,就会出现更多面向专业细分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供需结合的程度会更为密切。

    2、课程改革

    (1)基础课程改革

      (2)课程设置上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富——知识和艺术技能。”

      (3)建立导师制

      导师制具备持续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能力。在专业学习方面,因为导师一般都是本专业的资深专任教师,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及将来可从事的工作等都很熟悉,在与学生接触时,很容易成为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导师更可以利用自己在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优势,带学生介入科研和专业实践,更直接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专业兴趣。

    3、教育方式转变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服务”的素质教育理念,从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职业能力、人际交流、潜能开发素质、身心素质、职业角色体验和职业指导等八个主要方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内涵,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构建立体的素质教育平台

      构建起由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团委学生处、各系(院)、教育教学部和全院学生五个工作平台组成的素质教育平台。

      (3)素质教育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和社会实践育人三大版块,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内课外,涵盖校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融,融为一体,形成素质教育的立体框架。

      4、就业指导

      (1)一年级“择业指导”

      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班主任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

      (2)二年级“创业指导”

      “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创业的方法和途径、挫折教育、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3)毕业前就业指导

      这一时期要着重进行创业意识、就业形式、就业政策以及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以上初步搭建起了我院对系(院)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体系,是我们在职业培养中的一些实践与摸索。对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体教师、家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1]管越峰.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8

      [2]郑礼平.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J].教书育人,2005.09

      [3]应飚.导师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0.10

      李蔚倩,女,1979年2月生,山东省淄博市淄博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电脑设计、美术学、高职教育

      李蔚倩 淄博职业学院 255314

      本文标题: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7072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