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楚恩
摘 要:林黛玉是《红楼梦》小说当中一个重点的主人公,这篇小说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人生巅峰之作,《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当中的重要章节,主要刻画的是在林黛玉进入贾府当中发生的事情,在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作者针对林黛玉的外貌、言谈举止及心理活动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刻画,利用了生动的语言和词汇不断的渲染了林黛玉丰富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人物形象;解讀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说是整个小说当中的序幕,在这个部分当中,作者针对贾府中的环境以及涉及到的人物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刻画,主要就是以林黛玉进入贾府的所见所闻所体现出来,林黛玉作为小说当中的主人公来说,她的人物色彩是非常浓厚的,作者综合了各种写作的手法,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文章中主要针对林黛玉在进贾府时发生的种种,进行了人物形象分析。
一、从外貌及个人形象看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如果想要探索一个人的人物形象,那么就要从这个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及心理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且形象、性格特点等非常丰富的人物。从作者描写林黛玉的外貌上出发,在大家的眼里,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个风韵十足且体态娇弱的女子,林黛玉的妆容标志且气质悠雅,在作者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时候主要分为三点。
第一点也就是在林黛玉在贾府中众人眼中的整体印象和感受,贾府众人从黛玉的神态及气质中就能感受到林黛玉的病态及弱不禁风,年纪虽为尚小,但从言谈举止上来讲,黛玉却是一个风韵犹存且举止高雅的妙龄少女。第二点也就是从别人口中进行的描述,主要借了王熙凤的语言进行的刻画,王熙凤在看到林黛玉时做了仔细的打量和观察,并给与了夸赞,感叹道这天下之间,竟然还有这么的标志的,我今天算是见到了,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完全给读者们提供了一个遐想的空间。在第三次的描述则是以贾宝玉的心理活动为中心,针对林黛玉的外貌及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从“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描写中就能感受到林黛玉的美是能够与古代四大美人西施相媲美的,姿色甚至更胜一筹,更进一步的描述出了林黛玉的美貌和优雅、弱不禁风的气质,从“心较比干多一窍”说明了林黛玉的聪慧与比干的七窍玲珑之心相比,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说明了林黛玉的冰雪聪明以及多愁善感的特征。
从林黛玉的肖像及外貌的角度来看,林黛玉是一个具有容貌倾国倾城;身段气质高雅;体态娇弱等人物特点。
二、从言谈举止及心理活动看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人物的形象不仅仅要从容貌上观察,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等内在的角度来分析,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除了针对个人的外貌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针对于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也都进行了描写。
在黛玉初进贾府时,几次见到贾府众人都进行了认真拜见,特别是在嬷嬷带林黛玉去拜见两个母舅时,当邢夫人命人去请贾赦的时候,因贾赦身体上的不便,而没有出面,只是让下人给与传话,在传话的过程当中,黛玉是连忙的站了起来,并仔细的一一听完,又坐了一会便和邢夫人告辞,当邢夫人要留林黛玉吃完晚饭再走的时候,林黛玉知道自己还要去拜见二舅舅,而不能失了礼数,在回应邢夫人的时候,所说的话也是面面俱到,谢辞了邢夫人的好意,体现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之情,从以上能够看出黛玉的彬彬有礼以及顾全大局的各种礼数,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处处留心和知书达理的人物特性。
在林黛玉去拜见舅舅时,贾府的嬷嬷让黛玉到炕上坐,而黛玉仔细观察了锦褥的设置,并没有上炕,晚宴时,王夫人故意错误引导让座,而林黛玉心中已经猜到了座位的主次,并应对的十分得当,从这里就能看出林黛玉的心思缜密、观察细致且谦卑有礼;在晚宴当中,林黛玉见到了很多自己家中没有的礼数,比如饭后漱口、吃茶等,林黛玉知道自己身在贾府就要随了贾府的礼数,并要一一改过。在贾母问道黛玉是否有念书时,黛玉回了《四书》,当黛玉问到贾府的姐妹们是否有读什么书的时候,贾母的回答让林黛玉又有了新的改观,这也就是后来宝玉问黛玉时,黛玉回道不曾读过书的原因,黛玉心思细腻,发现之前自己的回答有欠考虑,可见林黛玉的家教也是不同寻常的。
三、结束语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作品中,作者针对每个人物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针对每个人物的特征、心理以及言谈举止都进行了生动的刻画,特别是在作品中针对林黛玉的形象刻画来说,让读者们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描述林黛玉的行为、外貌、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等地方,我们就能感受到林黛玉貌若天仙、知书达理、体弱多病等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明琪.文化场域下的多元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形象分析[J].语文建设,2013,10(34):41-44.
[2]杨阳.从五行色彩学说简析林黛玉人物形象[J].科教文汇,2013,02(20):57-58.
[3]孙晓红.浅谈小说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塑造——以《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林黛玉为例[J].成功(教育),2012,12(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