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来自前主编的回忆:《山海经》最好的那些年……

  • 作者: 山海经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618
  • 记者:陈斌来璐

      来自前主编的回忆:《山海经》最好的那些年……

      记者:陈斌来璐

      

      《山海经》创刊35周年之际,小编特意采访了《山海经》杂志社的前主编——陈惠芳。陈老师1981年底进入《山海经》杂志社工作,到2008年退休,可以说是《山海经》成长的最佳见证人。提起那段岁月,陈老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山海经》就像我看着长大的孩子

    “我女儿也是1981年出生的,和《山海经》是同岁。所以啊,《山海经》也像个孩子一样,我是看着她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陈老师深情地说。

      1998年,陈惠芳老师正式成为了《山海经》杂志社的主编。在一任又一任主编的带领下,《山海经》获得了省、地区乃至国家的许多奖项,更是赢得了全国各地一大批读者的青睐。

      “我们是走市场的,是老百姓比较认可的杂志,所以那时候的销量很不错。在同类的故事杂志中,我们有着雅俗共赏的特点,阅读人群中不仅有中小学生、打工者,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知识分子。”说起这个,可以看出陈老师满满的自豪。

      许多人会好奇,在电脑、手机还没普及的那个年代,编辑都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那时候编辑部也就四五个人,每天都有大量的稿件要处理。因为那时候电话都不普及,再说打电话成本也高,所以写信还是主要手段。平均一个编辑一天要处理几十份稿件,一般都回复而且都是手写,不像现在都用电脑录入,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我们的编辑都是乐在其中,因为他们都热爱这项工作,所以不会有怨言。”陈老师说。

      故事似乎有一种魔力,让大家都愿意付出,都愿意和读者细心交流。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态度,《山海经》杂志才越办越好,成为百姓喜欢的故事杂志。

    《山海经》和那些作者们

    在《山海经》工作了二十几年,让陈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孜孜不倦写故事、总想写出好故事的作者们。

      吴桑梓,萧山的一位老故事作者,在《山海经》上发表过不少作品,对《山海经》、对故事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至今还完整保留着与编辑老师们的来往信件。

      “吴桑梓是真心热爱写故事。”提到吴桑梓,陈老师是赞不绝口。

      吴桑梓很怕坐车,因为会晕车。有一次,《山海经》在杭州有一个活动,邀请吴桑梓参加。由于吴桑梓住在萧山,于是她便骑着自行车,花了足足几个小时,从萧山赶到市区参加活动。

      “还有一次她参加我们在庐山举办的笔会,回来的路上,也是因为晕车,吴桑梓硬是不乘汽车,自己一个人从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

      因为对故事有着这样的热爱,才让吴桑梓克服了很多困难,写出了不少的作品。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热爱故事、热爱创作的作者,《山海经》杂志才会长盛不衰,一直坚挺到了今天。

      在我们看来,编辑和作者,更多的是一种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但在陈惠芳老师眼里,与作者的关系,却更像朋友,像亲人。

      “我们作为编辑,当然要评判其作品能否用。但我们也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意见,发掘出这个作者的潜力,这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作者和编辑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关系,而是要成为密切沟通的文友、朋友。”陈老师说。

      十几年前,有个河南南阳的作者,一开始写了好多文章到处投稿,但是鲜有人肯定,后来陈老师发现了她,给予指导,她开始在《山海经》上发表作品,以致一发不可收,一连发表了几十篇,并还获了奖。直到现在,那位作者依然会时常给陈老师写信或打电话汇报写作计划和成果。

      还有一位作者名叫廖美春,是湖南人,在广东打工,当初看见《山海经》上陈惠芳老师的名字误以为是湖南老家的那个陈惠芳,兴冲冲地跑来投稿,大概也是缘分,虽然不是那个老乡陈惠芳,却自此与陈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山海经》的未来在年轻人手中

    提到《山海经》的未来,陈老师也有着自己的担忧。“现在已经不像我们那个年代了,读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都改变了,路上都是捧着手机在看。”

      陈老师说,《山海经》的内容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一些老读者、老“粉丝”的底子还在。但在推广方面还要加把劲,因为在现在的年轻人群中,《山海经》的传播度也不是很广,如何在年轻人中打响知名度,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觉得现在这个《山海经·少年版》做得好的,因为小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是在的,还是要坐在书桌前,捧着书读的。要让杂志有生机,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陈老师笑着对小编说,小编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结束了对陈惠芳老师的采访,小编对《山海经》的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陈老师说的每句话,都值得我们新一代的“山海人”细细回味……

      本文标题:来自前主编的回忆:《山海经》最好的那些年……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09196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