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幽默
文章内容页

论宋词中的含彩词

  • 作者: 小说月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42989
  • 袁 蜜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1 含彩词

    含彩词是从语义聚合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词类聚,是指语言中那些含有颜色语素却不表示颜色概念的词语。《全宋词》录入词人1330余家,词作19900余首,其中的含彩词非常丰富。本文要研究的“含彩词”是指《全宋词》中由“黄”和名词构成的双音节词。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全宋词计算机检索系统》生成的《全宋词字频表》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在《全宋词》中带“黄”的含彩词一共出现了2954次,字频出现排名第93位,在基本颜色词中属于高频字。

    2 词义整合

    大多含彩词除了保留字面意义之外,更多的是包含了一种隐含意义在内。而这些隐含的意义是通过词义的整合形成的,具体表现为概念的整合。从认知角度,可以将《全宋词》中的含彩词归纳为两点:隐喻和转喻。

    2.1 隐喻

    隐喻又称暗喻,是一种进行隐藏比较的修辞手段。就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隐喻的重点在于“相似性”。

      1、黄尘

      (1)唤取黄尘冠盖客,暂来徙倚片时间。(吕胜己《瑞鹧鸪》)

      (2)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刘仙伦《念奴娇》)

      “黄尘”是侧重指“仕途”、“官场”,与“红尘”所指人间俗世之意不同。

      如例(1)“冠盖客”即“游宦衣冠车马之辈”。“黄尘”中的“冠盖客”,便是“官场”中的“游宦做官之人”。例(2)“长安”是前朝都城所在,在政治权利的中心,人们进入长安都是为了求官。而词中说“长安路断”,于是做官的希望变得渺茫“如雾”。由此可推测,多数词作中的“黄尘”是与仕途有关。

      2、黄童

      (4)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赵以夫《木兰花慢》)

      (5)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叶路铃《水调歌头》)

      “黄童”之“黄”也可取植物初生嫩芽的嫩黄、幼嫩之意。嫩黄色的幼苗与幼童就形成了一种相似性。因此,此处的“黄”可隐喻“幼嫩”、“年幼”,“黄童”即“年幼的儿童。”

    2.2 转喻

    转喻又称换喻,借喻或借代。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便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在于“相关性”。

      1、用典故中的关键词转喻故事情节或意义。

      (6)黄耳讯初收。为说鸥汀与鹭洲。(吴潜《南乡子》)

      (7)英躔,名誉早,青箱传学,黄绢摛辞。(洪适《满庭芳》)

      “黄耳传书”为《晋书.陆机传》中的一个典故,“黄耳”是典故中狗的名字,为主人送信而为人所知。因此“黄耳”逐渐被转喻为信使或音讯。

      “黄绢”意为“绝妙好辞”,源于《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因此后世用开头的两个关键字“黄绢”转喻“佳句美篇”。

      2、与民族习俗有关的转喻。

      (8)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朱敦儒《西江月》)

      (9)被妻子萦缠,生涯拘束,甘自归黄壤。(葛长庚《摸鱼儿》)

      “黄泉”指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黄壤”即黄土、地底下之意,与“黄泉”同义。“阴间”是人们主观想象中人死后去往的地方,属于精神概念上的世界。“地下”和“阴间”的相关性则来自汉民族土葬的习俗。因此,以上两首词中都是指地下阴间的意思。

      3、跟皇家、尊贵、富贵有关的转喻。

      (10)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无名氏《鹧鸪天》)

      (11)奉陪黄伞传柑宴,莫望红妆拥座欢。(丘崈《鹧鸪天》)

      以上词作中“黄榜”是以载体形式来转喻内容实质,用黄色的公告榜来转喻被皇帝册封做官或皇家科举中第。其中的“黄”不仅指黄色的公告榜,更重要的是指“皇家”。而“黄伞”是属于天子或皇家专用的仪仗,这是基于这种事物与皇帝的相关性。

      此外,还有一些是表达“尊贵”、“富贵”等义的。如:

      (12)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张孝祥《水调歌头》)

      (13)待金瓯揭了,黄扉坐处,只依此、规模好。(陈著《水龙吟》)

      “黄阁”指汉代的丞相、太尉和汉代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来与天子相区别,后来指宰相官署。“黄扉”指古代丞相、三公、给事中等高官办事的地方,因其门为黄色,故称“黄扉”,后来指丞相、三公、给事中等官位。这是用具体的处所转喻所处的地位,进而转喻拥有此地位的人。

      通过以上分析,宋词中的含彩词在词义整合方面十分丰富。宋词中含“黄”的含彩词的运用,充分地展现出了“黄”色彩的魅力。宋词将含“黄”的含彩词置于具体的词作中,发掘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宋词达到文学和语言和谐的境界,这正是汉语中的含彩词独有的特点。

      [1] 唐圭章.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 白静野.谈色彩语言的表现作用[J].写作,1997(12).

      本文标题:论宋词中的含彩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0247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