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不要太”构式再探析

  • 作者: 安徽文学·下半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025
  • 吴宜沁

      上海理工大学

    一、引言

    汉语“不要太”结构的分析向来受到广泛关注。顾之民(1996)着重分析了“不要太”的修辞效果。周领顺(2002)认为在积极语境中“不要太”表示程度,在中性语境和消极语境中表劝说。仇毅(2007)从语法化角度出发,认为“不要太”结构保留“太”的含义。姚颖(2012)从图式构式分析了“不要太”结构。

      现本文引入Fillmore的习语构式理论作为“不要太”的研究基础,并对“不要太”后所接的谓词词性做出归类。

    二、“不要太“构式分析

    Fillmore(Croft&Cruse,2004)将习语构式分为图式习语和实体习语。前者指习语中至少有一部分不固定,后者指习语的每一词都是固定的。

      (a)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b)The X1-er,the X2-er

      句(a)是实体习语,替换任意一词都会改变句子原本的意思。 而句(b)中 “X1”和“X2”是两个可以被替换的“变量”,即为图式习语。

      此外,Fillmore(1988:505,n.3)指出绝对的实体习语很少,多数习语都处在由实体到图式的连续统中。根据习语图式性的强弱分为以下四类。

      (1)除屈折变化,其他部分固定不变。如:The old man kicked the bucket.

      (2)允许有屈折变化并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论元可以被替换。如:I gave him the lowdown.

      (3)除固定表达式不变,所有实词都可以被替换。如:She is gorgeous,let alone her daughter.

      (4)所有词汇都可被替换。如,NP V NP1NP2结构。

      “不要太A”和 “不要太B”构式都属于图式习语的范畴,但图式性强弱不同。“不要太A”构式中的每一个词都可以被替换,符合(4)中情况。“不要”表达对意愿或要求的否定,可以由“不能”等替换;“太”表达“A”的程度,可以由“过于”等替代。“不要太A”可以改写成“不能过于A”的形式。因此,“不要太A”构式为“X,YNeg V(VP)Adv Z”。

      对于“不要太B”,其意义并非每个词的意义简单相加而得。 “不”“要”和“太”符合 Nunberg(1994)所说的“习语性组合表达方式”,即任何一个词的替换都无法准确表达“过分”这种意思。“不要太”是实体习语,而“不要太B”整体仍是图式习语,符合(3)的情况。“不要太B”的构式可表示为“X,Y不要太Z”。其中,“Z”的词性将在下一节探讨。

    三、“不要太B”的句子结构分析

    (一)“B”为形容词

    形容词根据语法功能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被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修饰,包括“长”和“弱”等。另一些如“笔直”和“通红”等不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修饰的为状态形容词。

      (c)说话声音不要太小哦。

      (d)山顶不要太白皑皑哦。

      句(c)中的“小”代入“不要太 B”结构没有语义和语法上的不妥。而(d)中“白皑皑”在“不要太B”结构中虽没有语法上的歧义,但语义不通顺。这类形容词表示名词的状态,不具有程度性。“不要太B”结构表达了“B”的程度,相当于“极其B”。具有程度高低之分的形容词能与此匹配。如,“小”的程度可表示为:小、有点小、很小、极小。“不要太小”表达了“小”至甚,接近连续统的右端。

    (二)“B”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汉语动词根据其表意功能可分为八类,即行为动词、使役动词、心理动词、存在动词、方位动词、情态动词、判断动词和形式动词。下例分别将八类动词代入“不要太B”结构。

      (e)这件衣服不要太洗哦。

      这首歌在当时不要太流行。

      (f)你不要太让哦。

      (g)歌声响起,她不要太陶醉哦。

      男朋友终于向她求婚了,她不要太感动哦。

      (h)不要太坐着哦。

      (i)跑得不要太过来。

      (j)不要太会哦。

      (k)不要太是哦。

      (l)不要太做哦。

      上述句子中,只有(e)和(g)中第二句在语法和语义上可行。(e)的第二句中的“流行”一词为具有形容词性状的动词,没有明显动作性。同时,此类动词具有程度性。比如,“流行”和“感动”在连续统中表示为,“有点儿流行、很流行、最流行”和“有点儿感动、很感动、最感动”。这类词类似于性质形容词,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通常这类词兼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其他如“走”和“吃”等具有动作性,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不适用于“不要太B”的结构。

      动词短语根据动词后的接续分为动宾短语和述补短语。对于动宾短语,动宾结构能否满足“不要太B”的构式取决于动宾短语中的动词是否满足“不要太B”构式。比如:

      (m)这家人不要太浪费水哦。

      (n)他不要太擅长画画哦。

      上两句中的“浪费”和“擅长”能受到程度副词的修饰。李圃(2009)将这些动词定义为“具有明显主观倾向性”的词,带有说话者对某事的倾向性评价。

      另一些动词虽然本身不适合于“不要太B”的结构,但带上宾语就符合“不要太B”构式的要求。最典型的是 “有/没有+X”。 比如:

      (o)小明将来不要太有出息哦。

      (p)小明不要太没有骨气哦。

      可以看出,接在“有/没有+X”后的名词是属性名词,表示主语“小明”具有或不具有“出息”或“骨气”的属性。 此处,“有/没有+X”(X 代表 N)表示“N+A”的意义。比如,“有干劲”表示“干劲足”,“有气质”即为“气质好”。

      对于述补短语,“V+得/不”结构能满足 “不要太B”的构式。比如:

      (q)我对这种人不要太看不惯。

      (r)小张不要太想得通。

      句(q)中的“看”是行为动词,本身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但搭配补语“不惯”,成为一个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表达,即“我”对“这种人”的主观情感。这类结构在与“不要太B”构式结合后凸显的是词义中带有主观倾向的部分,即(q)中凸显的是“不惯”的意义,表达一种厌恶的情绪。(r)句中“想”本身可以单独满足“不要太B”的构式。与补语“得通”结合后,“想”的意义弱化,而“得通”的意义凸显。(r)句可以改写成:

      (s)虽然被裁员了,小张不要太乐观哦。

    (三)“B”为名词

    能满足“不要太B”构式的往往是能转类为形容词的名词。如,“那个孩子多猴”中的“猴”和 “木头脑子”中的“木头”。然而,随着新用法的出现,一些传统意义上不能转类成形容词的名词被广泛使用。如:“他长得很恐龙”中的“恐龙”,“她打扮得很韩”中的“韩”等。认知语言学认为,在词转类过程中,名词带有的形容词属性得到凸显,并将其形容词属性投射到论元上。比如,一说到“恐龙”,则容易联想到“丑”“巨大”等特征。在“他长得很恐龙”一句中,“丑”的形容词属性凸显并投射到论元“他”上,表示“他长得很丑”。“恐龙”一词在句中带有性质性形容词“丑”的意思,可用于“不要太B”结构。

    四、结论

    本文在Fillmore的习语构式理论下探讨了“不要太B”和“不要太A”的区别。分析发现,“不要太B”构式中的“不要太”结构比“不要太A”中的更紧密。同时,本文探讨了“不要太B”构式中“B”的词性问题。“B”可以是性质性形容词,部分带有形容词性的动词及动词短语和形容词性的名词。

      [1]Croft,W&Cruse,D.A.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Fillmore,Charles J.,Kay P&Kay M.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the case of let alone[J].Language,1988:64,501-538.

      [3]Nunberg,Geoffrey,Ivan A&Wasow T.Idioms[J].Language,1994:70,491-538.

      [4]顾之民.“不要太A”的特殊表达及其修辞效果[J].青岛大学学报,1996(3):77-80.

      [5]周领顺.怎样解释“不要……太……”?[J].天中学刊,2002,17(1):74-75.

      [6]仇毅.“不要太……”结构的 “准语法化”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7,20(3):48-51.

      [7]李圃.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的语义特点探析[J].长江学术,2009(2):101-106.

      [8]姚颖.“不要太X”的结构分析[J].安徽文学,2012(1):151-152.

      本文标题:“不要太”构式再探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1385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