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奇葩“迎检”办公室,4年竟装3次!

  • 作者: 畅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696
  • 陈国洲 周闻韬

      社区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短短4年内,竟被3家不同的区级部门(区民政局、人社局和司法局)前后装修了3次。但装修好、挂了牌子之后,这间办公室却基本闲置,工作效果就体现在各部门在最基层的社区落实了一间办公室。

      “迎检社区”办公室:平时基本闲置

      龙船巷社区(化名)是西部某市主城区的一个“迎检社区”。当地干部解释说,这是专门用来迎接领导考察或检查的“明星社区”。

      因为领导来得多,所以各个部门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很多都拿到这里来落实。社区常住人口15000多人,有7名工作人员,拥有一栋办公面积达1600平方米、20多个房间和综合办事大厅的办公楼。

      “4年3次装修,每次10多万元,装完了又空置,几乎没发挥什么作用,真让人心疼!”社区一位干部指着办公楼底层一间20多平方米的临街办公室说。

      据了解,4年前,区民政局为落实进一步做好慈善事业的要求,提出在每个社区都建设一个社区慈善超市,专门为社区困难群体免费发放救助物资。于是,花费10多万元将这间办公室装修一新,铺设了地板、购买了货架、安装了LED显示屏,还配置了空调。--

      “其实我们社区没有特别困难的群体,低保户只有一户。”社区干部说,办公室建好后一直都空着,货架上啥都没放。只有验收检查的时候放些米面油,低保户也从没来这里领过。

      仅仅一年后,区人社局为打造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工作亮点,要在基层社区建“家庭服务业超市”。经过人社局和民政局交涉,又花了10多万元装修费,把办公室改造成家政超市,计划让辖区里所有的家政公司轮流集中到这里“开业”。

      社区干部们统计,这个超市开了2年多,家政公司在这里“开业”的时间一共是10个半天,几乎都是为了迎接检查或媒体采访。干部们说,家政公司本身就有网点,居民需求又不全集中在这个社区,所以开门也没人来。

      2017年底,区司法局领导来考察落实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看见这间空置的办公室后说,就做一个法律超市吧。于是又花了10多万元,装修成了法律超市。

      “现在看来,法律超市还比较实在,有法律志愿者坐在里面为小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不过社区干部表示还是有点担心,不知道志愿者能坚持多久,领导力度有多大,会不会力度一小,热度一过又闲置了。

      落实工作变成落實办公室

      这样落实工作变成落实办公室,办公室又闲置无用的现象在基层社区并不少见。社区干部普遍反映的闲置办公室还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计生宣传服务工作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室,以及一些名目繁多而无需求的便民服务室,甚至包括一些社区警务室。

      基层干部和群众呼吁,要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办公室使用频率、使用成效等,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对基本闲置的各类办公室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对各级单位、部门在基层下设办公室设置严格的门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工作的成效评估和奖惩机制,谨防把落实工作异化为只是落实办公室。

      本文标题:奇葩“迎检”办公室,4年竟装3次!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3046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