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十年追梦,一朝成真

  • 作者: 大飞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754
  • 姜浩峰

      最近,我那使用最久的网易邮箱,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这封邮件是一个职场社交网站发来的,我早已忘了是哪一年在这个网站注册的。邮件的内容是,我被《大飞机》杂志的同行点赞,特此告知。

      在《大飞机》杂志筹划创刊的时候,我曾经和时任《新民周刊》社长、主编的丁曦林,以及《新民周刊》的一些同事一起襄助。那时候,我还在《青年报》社工作。如今,我到《新民周刊》工作也差不多六年了。

      回头想想,我是因为《大飞机》杂志,才参与到《新民周刊》的工作中。后来,因为与《新民周刊》的同事一起工作比較开心,而索性加入了《新民周刊》的团队。

      在《大飞机》杂志创刊以后,已经是《新民周刊》一员的我,不仅负责周刊的航空报道,也继续给《大飞机》杂志供稿,可以说是与《大飞机》杂志的同仁们一起,共同见证了中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

      大飞机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是国家的意志,是人民的意志。

      能够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作为一名媒体人,有机会见证和记录C919的成长经历,确实堪称幸甚至哉!

      国产运输机的研制生产历史,如果从运5开始算起,至2018年正好61年。

      1957年的中国,国虽大,然而一切刚刚起步。当时的中国,尚未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运5系参照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安2飞机的图纸资料,于1957年12月23日在中国制造成功的。

      如今看来,这架双翼螺旋桨轻型运输机,如果改装为客机的话,仅能安装十来个座位。不同的改型,其航程从800公里到1560公里不等,许多运5飞机甚至无法从上海飞到北京。其最大航速每小时不过160公里。

      换句话说,这天上飞的,其最大航速还不如如今在地上跑的高铁,也难怪一些媒体形容高铁速度之快,总是说什么“陆上飞行”云云。

      我总在想,在1957年,中国能仿制成功安2飞机,难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难道不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旧中国,诚然也有一些工业产品输入中国,甚至在抗战以前,张学良在东北就搞过飞机维修和制造。然而,因为国家不统一,战事频仍,别说发展航空工业,就是这点儿可怜的航空工业“骨血”,也由于战火等原因最终毁坏殆尽。

      60余年征程,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抚今追昔,真是令人不胜感慨。

      从运5开始,到1970年代生产出50座级的运7,中国民航拥有了一些国产运输机。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军用飞机工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除了喷气式歼击机以外,1960年代,喷气式的轰6飞机投产。

      至于大飞机领域,1970年代上马的运10,让国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运10项目最后下马,让很多人扼腕叹息。

      抚今追昔, C919如今已经一飞冲天,且已经收到800多架订单,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2018年,我们站在新起点上。在此遥祝国产大飞机能早日投入航线运营,获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标题:十年追梦,一朝成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4419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