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生
文章内容页

每一束微弱的光,都有希望温暖这个寒冷的人生

  • 作者: 文苑·感悟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021
  • 张向阳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我们称它为老年痴呆症,它只占这个群体的三分之二。它是一种慢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至今无法治愈。也就是说,如果确诊,除了吃药尽可能地延缓这一过程,患者能做的,只是等待黑暗降临的那一天。

      《我要渐渐忘记这个世界了》讲述了这样一位得知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女人,在人生最后几年的清醒时光中,与家人告白与告别的故事。只是更可悲的是,这个女人正值盛年,她有更多未完成的心愿……

      你难以忍受的苦痛,正是一些人的日常

      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场深重的疾病。这真的是足够悲剧,赚人眼泪了。如果这本书,就从这条线上渲染陈述下去,我觉得,它就失去了意义,成为一个披着疾病外壳、因为痛而痛的“廉价”故事。因为真正的人生从来不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疾病而停止转动,而一个家庭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疾病甚至丧生失去快乐。

      当我们习惯性地付出自己的“同情”时,我们都忘记了,生活的残忍与人的强大。太阳总是照常升起,所以有些伤痛终会变成伴随我们前行的力量。

      返老还童——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尽管人生依旧,生活照常,但难以否认疾病的存在。除了忘记亲人、爱人,比悲伤更悲伤的是她对丧失自我的抗争。为什么不能开车?为什么不能再工作?为什么不能独自出门?为什么在别人得知她患病时一定要有异样的眼光?她相信她还是个正常人,不能就此认命,所以她总是负气出走,做出在家人看来出格的事,但她想要的只是做一个“正常”的自己,不想只是个摆设,被当作白痴。

      每每看到这里,我总会感到彻心的疼,如果一个人不再有自我意识,不再记得自己,她将怎样证明自己的存在呢?

      我记得书中的克莱尔曾说,她宁愿自己得的是癌症,因为起码她可以认识字,可以给女儿读书,起码她可以为之一搏,不管结局如何,但这场病,让她变得不是她了,让她曾经充满想法的脑袋变得空空、混乱。她渐渐变回婴儿时的自己,全部依赖他人才能存活,并不可避免地迈入一片虚无。

      唯有爱让我们长存

      如果知道自己将要忘记自己、忘记爱人、忘记一切的命运,那么活着的意义究竟为何?如果连爱都可以忘记,那么爱是否还有意义?

      我想作者通过克莱尔母亲之口,通过整个故事已经告诉我们她心中的答案,存在便是意义,而爱能让这种意义恒久。

      正如我们不会认为一个完全靠本能生存的婴儿毫无意义,因为他的降生本身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一种非凡的意义那样,我们不会认为终将忘记一切的克莱尔,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克莱尔的存在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曾经是母亲的奇迹,曾经是女儿的依赖,曾经是丈夫的未来,而在他们渐渐丧失一切的过程中、在当他们渐渐忘记自己的过程中,那些人的爱从不曾失去。

      艺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通过向人展现一种特殊的存在,帮助人们意识到曾经忽视的。这不是个悲痛的故事,却讲述一个悲伤的话题。它帮我们看清生活,学着另一种面对失去的方式。

      摘自《淮海晚报》2016年2月28日

      本文标题:每一束微弱的光,都有希望温暖这个寒冷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5558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