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生
文章内容页

琐忆

  • 作者: 幸福·悦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012


  •   沈培,原名沈培金。

      1934年正月初三生于杭州。

      上小学,读初中,直至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

      入艺专(国立杭州艺专)5年,1954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新少年报。做美编,一干26年。会烧砖、犁田。

      债

      1961年冬结婚。1962年初,妻下放东北白城子劳动,把工资存折交与我。她月工资四十挂零,我有72元,还有些稿费。除每月寄给父母20元外,统统用光,多用在请朋友吃馆子上。

      来朋友,必上馆子,必我请客。没有钱,就借。

      1962年底,妻归。我负债300元。

      妻哭:“把我的工资用光,就算了。欠人300元,怎么還……呜呜呜……”

      不要哭。连夜开工,画画画。

      还了债。

      给妻买自行车。

      妻笑。

      喜欢谁

      儿子未迟,1964年6月15日出世。有幸,他两岁就赶上文化大革命。他上报社办的幼儿园,周六周日才回家。

      1967年初,一个星期日,他妈在包饺子。未迟坐在小椅子上。我问他:“未迟,你喜欢爸还是喜欢妈?”他眨巴着眼,傻望着我。

      “说呀!喜欢谁?”

      “毛主席。”他嗫嚅答。

      “对对对!”我赶紧道。

      片刻,我又问:“你喜欢爸还是妈?”

      “明彪同志。”他才3岁,口齿不清,把“林”字念成“明”了。我又赶紧“对对对”。

      又片刻,我再问他爸妈中喜欢谁。

      他答:“中总理。”

      我不再问。

      拼音字

      1967年。

      牛棚,关着“现反”张谦、“历反”胡哲安、“叛徒”阎仲禹。

      张谦将硬纸板撕成小块,写上J(车)、M(马)、P(炮)……在练习簿上画格子,免写楚河汉界,与胡哲安对垒,进M吃P,厮杀一番。

      造反派查棚。

      张谦念念有词:“M——M——P——P……”

      “学拼音字哪!”造反派离去。

      连心事重重的阎仲禹也乐了。

      臭分子

      郑于鹤,泥塑家,成绩卓著。

      “文革”中批斗他:“郑于鹤这个臭知识分子……”他即起立申言:“我无啥知识,叫我‘臭分子好了。”

      妙人妙语。

      田头小歇

      军代表宣布:全体人员安家黄湖,不再回京。

      绝望,厌倦。

      军代表想着法折腾“臭老九”。五千亩小麦,不用收割机,下令人用手割,练人练思想!

      割麦真累。排长下令:休息半小时。众人掷下镰刀,纷纷躺下闭目养神,管他娘!

      唯有刘某,拿出些小纸片,安坐田边学起英文来。

      在这个人间地狱,我大概在八九十层,刘是要犯,他至少得在十九层。

      他何来勇气、毅力、信心、远见?

      我远远望着他,感慨,不解。

      大梨

      1973年,京新巷,永玉先生家。有人敲门。“爷爷来了,坐、坐。”黄先生说。

      是沈从文先生,黄先生介绍我认识。第一次见面。他个子不高,瘪嘴,眯眯笑,慈祥如老太太。他解开手帕包,一个大梨,大极的大梨,给黑蛮的。

      晚饭罢,由我陪送从文先生去公交车站。

      “文革”后,沈先生作品重新印行。当我读到《湘行散记》时,浮现出他笑眯眯拿出一个大梨来的样子……恁好文章,是他写的么?

      暂存

      应该是1977年,夜访黄永玉先生。还是京新巷那间小屋子。他抽着烟斗,看着挂在墙上的画,招呼我自己倒茶。

      是一张唐懿德太子墓的仕女石刻碑拓,神品!

      我走近看裱在拓片上方的题跋,赞评此拓片如何如何了不得。后题:黄永玉暂存。

      问:“是人家借你看,要还的?”

      “不,送我的。”

      “那为何写暂存?”

      “我不是要死的吗?”

      摘自《孤山一片云:沈培琐忆》

      本文标题:琐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18309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