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 作者: 青年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3477
  • ⊙ 文 / 朱 岳

      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 文 / 朱 岳

      在这个庞大的题目下,我写下一些不成系统的思索,许多地方不够准确。但这也并非一篇好读的杂文,它需要特别有耐心与宽容心的读者。

      一

      我认为不存在一种“私人的认知”。假如对世界的认知意味着“正确的认识”,那么也就表明存在一种规则,根据此规则才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分。规则是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没有一种私人规则,因此也就没有私人的认知。

      所以谈论“认识”“认知”“了解”,就已经将我们卷入一个共同体,规则并不一定是一些条文,它体现于共同体中各个主体的相互矫正。

      我想,小说恰恰是一种无所谓正确或错误的表达方式,它从虚构出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假命题。它不是对事实乃至世界的表述,它使用叙述性的话语,却又超越了此类话语。那么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吗?

      二

      多年以来我一直纠结于到底有没有独立于概念的“客观存在”,譬如,如果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太阳系”这样的概念,那么还有所谓太阳系这么一个东西吗?

      最近得出的结论是,“X是事实”。则意味着“X相对于任何认识者都是如此这般”。如果“并非X相对于任何认识者都是如此这般”,则不能说“X是事实”。

      但对事实的认识则总是相对于特定认识者(共同体)的,知识总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即使人类自始至终没有“太阳系”这一概念,仍可能有太阳系;但是“有太阳系”,仅相对于有“太阳系”这一概念者才是知识。

      三

      我想,所谓“现实主义小说”,并非指陈述事实的小说,而是说它虚构而不歪曲、夸大。

      其实,意境比实境更为迷人。意境总是显现出一种空性,有点像是梦境。

      四

      有人说“当下”就是最“现实”的,但作为一个“瞬间”的当下恰恰是无法经验到的,因为“经验”本身就需要一个时段,一次经验起码已经包含了过去和现在。所以,“当下”在认识论上并不比“过去”“未来”优越。

      五

      有时候我们假想一个外在于世界的视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想象世界的整体,这往往导致谬误。

      以“永恒轮回”的想法为例,当我们设想宇宙历程不停重复的时候,就是假设了一个时间以外的视点,一个外在于宇宙历程的视点,在那里看着“事情”一次次发生。但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外在视点。那么此类问题就肯定是不可判定的:“我们轮回到第几次了?”

      但这并不是说整个宇宙历程只能出现唯一一次,这里谈论“一次”“多次”都没有意义。

      六

      那么我们能否想象世界的整体?

      不存在一个脱离相互影响的视点,任何观察都是一种介入、扰动,都在改变世界的形象,同时被周围世界的种种因素所改变。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完备、确定的决定论世界图景。

      我们对世界的描画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制约。

      七

      再简单总结一下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世界作为“对象”和人发生关系。其次,人是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具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我”与“周围世界”是配套的。最后,从根本上看,人与世界万物具有一种通性,这种通性无法描述,因为描述总是建立在“差异”和“区分”的基础上。

      从一般意义上讲,“了解世界”只涉及第一种关系,但另外两种关系似乎更为根本。小说写作是一个向内求真的过程,也许更多是基于后两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体悟”。

      八

      对世界、现实下断言,给出某种特别明确的世界观,一定是有问题的,世界扑朔迷离,相信没有哪个小说家能确切把握。

      九

      所有事物,从其与他者的关联来看,都是有缘由的,但将全部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此整体“无缘由”,由此无缘由,再看每一事物,也会洞察其“无缘由”。

      而我们恰恰无法将全部事物作为一个既定的整体来看,我们的世界图景总是残缺的、动态的。

      十

      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官和外感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串联的系统。所有感官都在寻求令自身满足的刺激,同时也可能变得更为敏锐。我猜想,有一种专司审美的内感官,它与眼耳鼻舌身相联,又不能完全还原于它们。它确实能分辨出“美”。但我并不想把“美”设想为一种外在于时空的共相。它就蕴含于时空对象之中,由特定的内感官加以分辨。但作为一种“知识”,审美判断也是相对的,比之事实陈述,相对性更强。

      十一

      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一种认识方式,它不直接描述现实是如何的,却通过给出一种可能情况,让人们意识到原来现实世界只是诸种可能世界之一,并由此发觉世界本身的形式特点和潜在规则。

      十二

      假如爱因斯坦将相对论隐藏在一部小说里会怎样?

      十三

      我把世界视为一个巨大的谜,但当我正襟危坐,试图去把握它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没有感觉。但在一些偶然时刻,它忽而掠过我的心头,却令我惊讶、不安。这大概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惊异”。

      维特根斯坦说,谜是不存在的。的确,谜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表达。“世界为何存在?”是一个假问题。

      小说写作是把握谜的一种方式,不是“认识世界”,而是体会世界作为谜的一面。但它也并非把谜表达为一个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非解决它的方法。写作只求更为深切地体会谜,并由此获得一份释然。

      十四

      我写下上面的话,并非想为小说提供一种新的功用。我不想赋予小说任何“意义”“价值”。这里或许只暗示了某种方法……我预计它们从一开始就会被忽略,或者很快被忘记。

      

      ⊙ 【希腊】乔治·克里斯塔基斯

      本文标题: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0463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