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

  • 作者: 创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5344
  • 作者:郑漪澜

      学校:浙江省平湖市东湖中学东方校区

      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

      作者:郑漪澜

      学校:浙江省平湖市东湖中学东方校区

      敬爱的老舍先生:

      您好!

      在我心里,一直以来都把您引为知己,视作一位熟识的朋友,也没仔细想过其中的原委。现在,搜寻记忆之下,才发现,从小学四年级起,几乎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在语文书上与您晤面一两次呢。再一数,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一,出自您笔下的文章,竟有八篇之多呢,也难怪我会对您怀有如此亲切之感了。

      历数一下,我拜读过您为动物“作传”的《猫》和《母鸡》,也赏读过您描绘绮丽景色的《草原》《林海》《趵突泉》和《济南的冬天》,还领略过您抒写生活情趣的《养花》和介绍风俗人情的《北京的春节》。

      今天,我从语文书上一一找出您笔下的优美文字,细细品读、体味,一种舒服之气、一种亲切之感渐渐漾溢心头……

      素喜小动物的我,是那么喜欢您那篇笔调灵动多姿的《猫》啊!我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您对猫的满心喜爱。至于母鸡,您对它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先是讨厌它,讨厌它的叫声,讨厌它的“欺软怕硬”和下蛋后“报喜”的狂劲儿;可后来您对母鸡的态度有了全然的改变,您为母鸡的“护雏情深”深深地感动,您甚至把“英雄”的桂冠戴在了母鸡头上!读此,不禁为之动容。

      您对动物们寄予深情,您也有着一双观察大自然的慧眼。曼妙多姿的自然胜景在您笔下次第呈现,宛如一首首清丽无比的小诗,又如一幅幅意蕴无穷的写意水墨。轻移脚步,随您漫游神州大地:神驰于蒙古大草原的广袤无垠、一碧千里,心醉于大兴安岭秀丽温柔的岭、绿意盎然的林,也去感知“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的自然伟力,欣赏一圈小山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的无限风情以及将小雪作为“一髻儿白花”和“带水纹的花衣”的动人妆容。

      一般人认为,作家大都是不懂生活的,呆板乏味的。对此见解,我未敢加以评判。但我敢说,这种见解放在您那儿,显然是大错特错了。别的不论,单说您所写的《养花》一文吧。您在这篇文章中,尽情地表露出您对生活的热爱,“秉烛夜游”看昙花于深夜绽放,更是雅人深致。养花,是需要闲情逸致的;养花,其实也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话,更是道出了您的乐趣所在。养花,在您哪里,也是一种生活美学和诗意追求啊。

      又想到您所写的《林海》。您认为大兴安岭的可爱,在于“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并由此想到了兴安岭之命名由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是的,这样的美才不是“空洞”的,您赋予了“美”一种新的含义。而且您还有着为一般人所缺乏的环保意识,“一手砍,一手栽”,这是您教给我们的善待自然,也最终造福人类自己的明智做法。

      试想,若把您的这八篇美文从教材中“撤去”,那我们的学习生活该流失多少光彩和意味啊。老舍,这是您的笔名;舍予,是您的字。您真的老是在“舍”,也正由于您的“舍予”和无私付出,才给予了我们许多许多——您把甘美的文学之果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仅以此信表达我对您的感激和由衷敬意!

      您的忠实读者

      郑漪澜

      指导老师:赵忠明

      点评:老舍故居在北京城的某一条小胡同里,编者去访过。那个冬日阳光静好,轻轻地透过透明的玻璃窗,铺开在室内的旧书桌上;小小的庭院里有一口大水缸,一棵叶落尽了的柿子树上还挂着十来个火红的果子……

      本文标题:给老舍先生的一封信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0549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