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戏剧:从剧场狂欢到社会批判 —— 非洲元戏剧面面观

  • 作者: 艺术评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661
  • ?

      戏剧:从剧场狂欢到社会批判 —— 非洲元戏剧面面观

      从广义上说,非洲元戏剧的基调和功能虽然都是社会政治批判,但是其表现形式却各不相同。元戏剧最常用的手法是在一出戏中穿插另外一出戏,也就是霍恩比提到过的“戏中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戏中戏”并不能绝对保证戏剧“元”的实现,只有当外戏与内戏完成了功能上的交融并实现了外戏认知内戏存在的目的时,戏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元戏剧。

      除了“戏中戏”这种较为直接的手法之外,元戏剧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得以实现。比如说,在任何时候让戏剧常规成为戏中所指,即让戏剧的程式化演出风格处于一种凸显的状态,并让观众和演员都认识到其存在的时候,元戏剧的维度就会清晰地呈现出来。按照霍恩比的观点,这属于元戏剧的另外一种类型——“文学和真实生活的指称”。在《戏剧、元戏剧与认知》一书中,霍恩比提出,对于文学作品或真实生活的指称会带出对某作品或某事件的评价,由此会催生出戏剧的自我参照,并让观众对“戏剧化”本身产生看法。文学的指称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引用”“寓言”“谐拟”和“改编”。

      ——黄坚.从剧场狂欢到社会批判——非洲元戏剧面面观[J].戏剧艺术.2015(05).

      中国传统戏剧的观念是以观众为中心的,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创作者、表演者为了得到观众良好的互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戏剧服饰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蜕变,成为表现戏剧之美的具体形式。观众在这场蜕变中所发挥的牵引作用,历经世世代代的漫长岁月才造就了今日戏剧服饰的辉煌,而戏剧服饰在舞台上也由于自身特性,激发着观众感觉、知觉、注意、审美期待、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机制,从而使戏剧成为“场上之作”,被观众所接受,发挥其价值。

      ——赵志飞.中国古代戏剧服饰之美与观众[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

      本文标题:戏剧:从剧场狂欢到社会批判 —— 非洲元戏剧面面观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0952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