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当心痛风治疗误区

  • 作者: 爱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037
  • ◎杨晓凌

      当心痛风治疗误区

      ◎杨晓凌

      

    误区一:仅在急性发作期治疗

    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拄着拐杖或是坐着轮椅前来就诊的年轻人,他们的表情十分痛苦,轻轻碰触一下红肿的关节,就会痛得跳起来。这些人十有八九是痛风患者,大多数是因为经不住美食美酒的诱惑而生病的。患者只有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才会想到来医院就诊,而一旦疼痛好转之后,患者就自认为病已经“好”了,不需要再看医生,也不需要再治疗了。事实上,痛风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慢性维持期治疗,其防治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关节保护,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使血尿酸控制在合理水平,避免痛风性关节炎再次发作。因此,即使关节疼痛好转,痛风患者仍需要定期到医院就诊随访,监测尿酸的水平。

    误区二:滥用镇痛药及抗菌药

    有些患者痛风发作了好几天,便自行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输液治疗,但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仔细查看患者的就诊记录不难发现,患者为了缓解“痛不欲生”的痛苦,服用大量的镇痛药物、静滴抗菌药类药物,甚至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殊不知,痛风急性期的肿胀、疼痛、炎症,是因末梢血管微循环较差,致使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堵塞造成的,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不通则痛”。只要没有产生破溃的痛风石,便属于无菌性炎症,使用抗菌药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破坏体内的有益菌群,降低自身的免疫力。

    误区三:惧怕药物副作用,仅靠饮食控制

    许多患者认为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企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当然,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适当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短期内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以防止血尿酸水平急剧增高,引起痛风急性发作。但是人体内70%~80%的尿酸是自体产生,只有20%~30%来源于饮食等外部因素。对于一些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仅靠通过饮食等其他非药物手段治疗,往往难以使血尿酸降低到合理水平,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固然,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对于降尿酸药物来讲,只要应用得当,不良反应还是很小的,患者不必过分紧张。(摘自《家庭用药》2015年第8期 图/刘哲)

      本文标题:当心痛风治疗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2361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