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明明都是200元

  • 作者: 爱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0703
  • ◎ 和力

      明明都是200元

      ◎ 和力

      有一个人打算去听音乐会,票价花了200元,出发时发现丢了一张价值200元的电话卡,虽然很心疼,但并没有影响他去听音乐会的心情。如果这个人把购买的音乐会门票弄丢了,他则不愿意再花200元重新买票去听音乐会了,这是为什么呢?

      丢了电话卡损失200元,丢了音乐会的门票也损失200元,同样是损失200元,为什么丢了电话卡后那个人仍然选择去听音乐会,而丢了音乐会门票之后就选择不再去听了呢?原因很简单:人们建立了多个心理账户,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被归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丢失了电话卡,在音乐会的心理账户里其支出还是200元,并不会因为丢失了电话卡使音乐会所在心理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发生变化,因此人们仍然会选择去听音乐会。丢的是音乐会门票,如果再买一张音乐会的门票,前后两张音乐会门票都被人们归入到同一个心理账户,所以看上去,如果听这场音乐会要花400元才行,人们当然觉得很不划算。

      美国行为科学家査德·赛勒曾经说过:“钱并不具备替代性,因为我们会分别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的确,每个人在心里都会根据各种理由建立若干个“心理账户”,管理着不同来路的钱,对其进行不同的预算和支出,并影响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这种相同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上产生不同反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他把不同来路的钱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同样的道理,靠辛勤劳动换来的100万元和中彩票或者捡来的100万元,人们根据不同的来路把它们被归入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因此两者的支出方式就不一样。

      对于普通人来讲,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他们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完不是自己辛苦劳动挣来的钱,比如说奖金、礼金或者中彩票得来的百万大奖;另一方面,他们又会非常在乎退休金、养老金和定期存款等,对这些钱财往往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

      (摘自《我不是毛毛虫》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本文标题:明明都是200元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3065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