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生
文章内容页

嘘!请让我静静地走

  • 作者: 意林·全彩Color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7823
  • □刘 墉

      

      有一天突然呕吐、拉肚子,最后严重到没办法移动,只好叫了救护车。才十分钟,警察、医生、救护车全到了。里里外外传来重重的脚步声和对讲机的呼叫声。我被抬上了担架,转出卧室,进入客厅,太太扶着担架,女儿跟在后面。临出大门,我看见90岁的老母正守在门口。她脸上居然没有一丝惊恐,只是用很坚毅的语气对我说:“你去吧!家里有我,你放心。”

      记得不久前,看过一部电影《Sofie》,描写一家犹太人经历的数十年困顿、流离的苦难生活。一个病重的犹太老人走进客厅,盯着逝去妻子的画像,再回到自己的卧房。孩子到床边,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老人颤抖地示意大家出去:“我想一个人,因为如果亲人在场,舍不得,我的灵魂不会快乐。”

      大家在门外守着,再进去时,老人已经死了。看电影时,我就猜想:犹太人是不是有这种习俗,宁愿一个人面对死亡?他们是不是也像佛教徒一样,认为亲人的哭喊,只会使死者舍不得离开,造成灵魂不安,而无法“平安往生”?接着看《爱因斯坦传》,写父亲在意大利病危,爱因斯坦由瑞士赶去。父亲只跟他见见面,谈了几句,就把自己关在卧房,等爱因斯坦再进去探视,父亲已经死了。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他的父亲也用了同样的方法面对死亡。

      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我突然有了很深的感触。死亡与病痛都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只能由死者和病者自己去面对。当病况尚佳时,医生、家人的几句安慰,还能唤起一些生机,使“躺着的人”露出些笑容。但是,当有一刻,药石罔效,大限将至,就只能由那重病的人,独自面对死亡。死是“大痛”,在那“大痛”时,自己忍痛都办不到了,哪还有心情听别人的言语?死是“大限”,在死的另一端,是谁也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就如同被推下悬崖的人,有谁还能回顾?我开始怀疑,在将死者的身边诵经、祝祷,会使死者“心安”,还是反而造成“心乱”?最起码,我在重病时,宁愿有个独自安静的环境,让我能面对自己,面对生死。当我们总是要病人“静养”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让他“静死”——安安静静地死去。从那次大病到今天,已经半年了。不知为什么,我心中常浮起两个画面。一个是妻在床边对我说:“孩子没害怕,已经睡了。”一个是老母站在门边说:“你去吧!家里有我,你放心。”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篇短文,很感动。短文写一位老父病危,大家围在四周哭泣的时候,其中一个儿子突然说:“爸爸,谢谢您的养育之恩。”我想,当有一天,我将“永远地离开”,我只想听见家人对我说两句话——谢谢您的养育之恩!好好走吧!家里的一切,请你放心。前一句话,肯定了我的存在;后一句话,让我没有牵挂。

      然后,就请安静——嘘!不要哭,不要怕!只轻轻地挥手,让我静静地起程,在另一个国度等你们相聚。

      本文标题:嘘!请让我静静地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3775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