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生活
文章内容页

满船都是钱

  • 作者: 爱你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3288
  • ◎ 易中天

      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十二月,有一艘泉州商船在海上沉没,时间应该是在27日之前。朝廷得到的消息却是有关部门没有过问,也不敢过问。

      原因很简单:船上装载的是违禁品——铜钱。而且数量之巨,竟多达十万缗。

      缗读音如民,一缗就是一贯,即一千文。所以,十万缗就是一亿枚铜钱。这么多的铜钱装在船上当然很重,又因为是走私,只能晚上出海。再加上风高浪急,船便沉了。

      铜钱原本是中国人日常买卖的通用货币,从秦汉到唐宋都如此。所以,海外贸易使用铜钱也很正常。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实力雄厚,方方面面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和商人也信誉不错,让许多对华贸易国十分放心。于是,他们便纷纷要求使用大宋铜钱,甚至只肯用大宋铜钱结算。

      结果是什么呢?宋代铜钱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美元。

      这当然很能让人自豪。但可惜铜钱不是纸币,不能印了又印。没有铜,钱就铸不出来。流向国外的铜钱越多,留在国内的就越少。结果,大宋自己没钱用了。政府只好进行货币管制,禁止铜钱出口。

      然而屡禁不止,就连输入国的禁令也不管用。比如建久四年(1193年),日本天皇曾经下令不准使用宋铜钱,然而日本的主要流通货币还是它。高丽国也一样。至于南亚各国,更将大宋铜钱分库储藏,当作镇国之宝。于是宋钱之流失,最远竟然到了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和索马里。

      铜钱流失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银价太高。

      比方说,南宋理宗时期国内白银曾贵到每两值三千五百文,海外却只卖一千文。也就是说,只要出资一千文,就能净赚两千五百文。即便国内银价最低的绍兴三年,也都有一千二百文的利润。这样的诱惑请问谁能顶得住?东南沿海的居民简直只用倒卖白银就够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禁止出口那就走私。

      走私的人分三种。第一等是宗室、官员和将领。他们凭借特权强行闯关,边境重车而出,海舶满载而归,公然置王法于不顾,竟是谁也奈何不得。第二等是土豪富商。他们财大气粗,出手阔绰,可以上下打点买通卖通,市舶司的例行检查也就成了例行公事。第三等是市井小民。只能凑些小本钱交给前面两种人经营,所得仍然可观。如此看来,大老板们获得的暴利有多少,用脚指头也能算出来。

      当然,如果船沉了,便只能自认倒霉。

      本文标题:满船都是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3981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