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文苑
文章内容页

富人不懂的穷人经济学

  • 作者: 文苑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169
  • [杨 魁]

      富人不懂的穷人经济学

      [杨 魁]

      

      ▲▲穷人不是傻子,穷人的经济学所面临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肉价跌得越狠,养的猪越多;日子过得越穷,生的孩子越多。

      在中产阶级以及更为富裕的阶层看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低收入人群常常会做出种种令他们难以理解的举动。然而穷人真的“愚昧”、“短视”吗?其实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是艰难处境下最符合经济学规律的选择。

    不值钱的猪和羊

    前年,贫困山区的农户老王养了3头猪,那时猪很值钱,1斤毛猪4块多钱,到年底把猪卖掉,换了2000多块钱。但去年肉价大跌,猪不值钱了,1斤毛猪就2块多钱。老王没有别的法子挣钱,为了维持家中正常的开销,只好又多养了两头猪,到了年底卖出去,收入勉强与前年持平。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国的贫困农村,也出现在国外。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当地人唯一的生产活动是养羊,唯一可用来换成钱的也是羊。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哪年羊最不值钱,当地人为了保持收入不下降,放养的羊也最多。

      陷入这种窘境的穷人是悲惨的,生产得越多,市场需求就越萎缩,他们也就必须生产得更多以弥补降价造成的损失。

    “越穷越生”的成本与收益

    在我国的一些边远农村,山穷地少,生育率却比城市要高许多。其实,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越穷越生”对于农民来说是有利的。

      从养育子女的成本来看,农村有一句俗语“一只羊是赶,一群羊是轰”,也就是说超生的成本并不是“1+1=2”,而是“1+1<2”。

      而在产出方面,超生的可能收益往往是“1+1>2”。孩子到七八岁时,可以从事放羊、拾草、砍柴、收粮等劳动,对于家庭有收益。在中国,特别是农村这种人情味比较浓的环境下,一个孩子发展得好,就会带动家庭中其他的孩子,以至于整个家庭生活状况的好转。孩子越多,这种可能性越大。同时,农村缺乏社会养老保障,农民主要依靠“养儿防老”。而农村中的老人大多要依靠最富裕的孩子接济。

    我们需要假货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了减少酒精对酗酒者的危害,颁布了著名的“禁酒令”。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项初衷良好的法令却导致无数人由于喝劣质酒而中毒。

      因为“禁酒令”,威士忌的价格随之大涨。无论威士忌的价格有多高,高收入者想喝照样喝,而低收入者却发现原来他们喝的威士忌价格已经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只给他们留下两种选择,要么少喝或者不喝,要么靠劣质威士忌过瘾。于是因为饮用了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的烈酒而导致中毒、死亡的人数急剧增加,受害者基本上都是穷人。

      穷人为什么明知劣质还要购买?因为他们只买得起这个。中国中西部农村已经成为假冒伪劣商品最大集散地,当有政府部门去打假时,竟然有农民出来说:“我们需要假货,我们也只买得起假货。”

    提高价格能节约资源吗

    这几年公共资源“涨”声一片。不少地方政府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提价可以促进资源节约。

      但是涨价真的能导致节约吗?对于富人来说,涨价对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穷人呢,水价涨了,固然可以少洗几次澡,但喝的水却是一口都不能少的,节约资源的效果也不大。

      不仅如此,生活必需品的涨价还会立刻使穷人的生活变得非常窘迫,只能通过减少非必需品,比如衣服、电器、娱乐的开支来维持正常生活,这样一来市场就会更加疲软,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会被拖累。

    保护古树还是修路

    某贫困山区一小村庄,因为长期不通公路,经济无法发展上去,后来村民们决定集资修一条进山公路。按照最经济的路线设计,这条公路经过的地方有一棵千年古树。

      城市里的环境保护人士一致认为,应该从长远考虑,保护古树,绕着修路。但是对于贫困的乡下人,因为眼下出不起因保护古树绕着修路的钱,这条路长时间都无法修好。

      不管环保主义者如何呼吁,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都前赴后继地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也是同样道理。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这个世界上,富人常常难以理解穷人的行为,认为穷人大概是以另外的逻辑在生活。但穷人不是傻子,穷人的经济学所面临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本文标题:富人不懂的穷人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4379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