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古韵新吟
文章内容页

长河流韵(30)阿姐甲莎

  • 作者: 阿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1-10-10
  • 热度94417
  • (30)阿姐甲莎

    导读
          唐太宗积极推行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和亲政策,决定将文成公主嫁与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从小接受太宗和长孙皇后的教诲,有志成为流芳后世的巾帼英贤。她怀着远大

    的抱负,历经万水千山,来到离天最近的吐蕃国,并在那里生活了四十年,直到去世。她将中原地区的农耕、纺绣、造纸与酿酒工艺、历法与医药等汉文明带入西藏,深刻地改变

    了藏族社会的风貌习俗,对藏族地区的生产与文化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贞观年间天下昌
    大唐国威震万邦
    吐蕃新主有奇志[1]
    欲向唐廷求鸾凰

    太宗高瞻千秋业
    联姻吐蕃安西陲
    任重非是等闲担
    聪慧爱女当可为

    文成公主方十五
    太宗皇后掌上珠
    得知远嫁喜忧半
    遥望西天心踌躇

    自幼诵读经史书
    更随父母识大度
    如姬昭君隋义成[2]
    历历心中如明炬

    秋去冬来理百思
    亦曾五试蕃臣智[3]
    太液池边忆童年
    败柳树前勉惜时

    拜别父皇并义母
    东辞长安登远程
    送嫁仗列气如虹
    关山万里无古人

    接亲远劳禄东赞[3]
    护送恃赖江夏王[4]
    文士随嫁播经典
    乐师伴行传华章

    翻过陇山人迹罕
    西渡黄河崖鸟惊
    艰涉戈壁风沙迷
    仰望赤岭千丈冰[5]

    披风冒雪数千里
    春暖时节到河源[6]
    泽水粼粼草青青
    牛羊安恬人流连

    松赞干布沐天恩
    亲赴河源迎公主
    拜过亲王李道宗
    道宗引请公主出

    公主始出光彩照
    盛装华贵仪态端
    少女无涩目自正
    悦颜相对情意含

    松赞一见殊惊喜
    公主果然美琅琨
    雪域高原大无边
    只将冰峰媲玉人

    公主细量吐蕃王
    黝黑魁伟体矫健
    虽然造化铸粗狂
    但留英气在眉间

    迎送两队共启程
    声势浩荡进逻些[7]
    族民放歌当街舞
    群山开颜齐欢跃

    婚典隆重遵汉礼
    宫庆盛大史无前
    吐蕃从此效上国
    汉唐文化润高原

    赞普兴城为公主
    别筑宫宇仿大唐
    红山叠宫巍峨起
    三围九层千室房

    公主携来释迦像
    干布力倡佛教传
    大昭小昭并时建
    寺前唐柳拂千年

    自来勤察蕃民俗
    婉荐赞普除陋习
    废止赭面还本色[8]
    病不求神信药医

    汉匠汉农授技艺
    桑耕纺绣陶居室
    协辅松赞创藏文
    诸家子弟习书诗

    心有灵犀尚矜持
    胸有城府薄权欲
    阿姐甲莎最亲善[9]
    吐蕃臣民皆悦服

    公主入藏四十年
    蕃风一半似汉家
    两族交融开新河
    玉树香火代代华[10]

    注:[1] 吐蕃,即今西藏。新主,指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赞普,君长也,松赞为其名,干布为其尊号。
        [2] 战国时如姬窃符救赵,汉代王昭君出塞,隋朝义成公主四嫁突厥可汗,并先后营救过隋炀帝和萧皇后,均为杰出的贤女。
        [3] 蕃臣,指松赞干布派来大唐的求婚使臣禄东赞。
        [4] 唐太宗派其族弟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进藏。
        [5] 赤岭,即日月山,是文成公主进藏所经之地。
        [6] 河源,意为黄河之发源地,位于青海玛多地区。
        [7] 逻些,吐蕃国首都,即今拉萨。
        [8] 用赭土涂面是吐蕃族民的一种陋习,声称能避邪祛魔。
        [9] 文成公主被亲切地称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
       [10] 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成公主庙位于青海省玉树县贝纳沟。

     


      本文标题:长河流韵(30)阿姐甲莎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29732.html

      • 评论
      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