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探析

  • 作者: 青年时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039
  • 刘晨 李佳蕊

      摘 要:核心素养影响着个人成长与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影响着未来幼师素质及幼儿教育的质量。本文阐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框架,并分析了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为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学生;核心素养

      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为我国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内容,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

      (一)文化基础

      1.人文底蕴

      在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中包含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内容。人文情怀要求学生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学会合理的应用人类的智慧成果,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幼儿、信任幼儿。审美情趣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音乐、舞蹈以及绘画等艺术技能。同时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正常的审美价值观念,能够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

      2.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主要指导学生要具备理性思维与探究品质。拥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保教问题方面可以应用科学的方法辩证的分析问题,进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学会结合幼儿身心成长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且要具有探索精神,能够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可以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正确的解决问题。

      (二)自主发展

      1.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指导学生要善于自我反思与总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不断的结合实际教学效果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使幼儿教育工作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求学生要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会应用各种媒介平台开展幼儿教学活动。

      2.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指导学生要具备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估,结合实际的幼儿教学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与目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三)社会参与

      1.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性的行使公民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同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并肩负起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理念。此外要具备认同意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认同自己从事的事业,在教育团队中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的意识与互帮互助的精神。

      2.实践创新

      实践创新指导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会与幼儿进行高效的沟通进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在面临教学困境时可以应用各种基本技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素养,能够在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幼儿教学需求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具备幼儿教育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增设人文必修课,提高学生人文底蕴素养

      1.设置国学经典必修课与信息检索必修课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因此开设国学经典必修课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文化水平。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设置了国学选修课,并且课程时间短、形式单一,导致高职院校缺乏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国学经典课程的安排。首先学校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针对国学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其次,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将国学与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搭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高职院校要招聘有关国学专业的教师,并对在校教师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训。

      在信息基础课程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办公软件的操作教学上,对信息检索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进行重点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意识,需要开设信息检索必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应用信息的能力。学校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数据资源开展信息教学,同时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任务的能力。

      2.设置批判思维应用必修课,提高学生科学精神素养

      高职院校开设系统的思维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重视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乐于进行实践活动。首先在系统思维课程中,需要教师善于設置高效的问题,并发挥好引导、指导的作用,有效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科学、合理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构建实践交流的平台。再次需要加强对解决问题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此外高职学前教育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批判与质疑的意识。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学校可以设置批判质疑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批判意识与能力。在此课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营造互相争论、勇于表达自我见解或者阐述自我缺点的氛围,在此种氛围下有效的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质疑的意识。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我批判意识的思维规律,结合此特点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批判理论知识与意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进行总结,进而不断的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自我批判能力,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

      (二)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1.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高校思政教学的目标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旨相一致,优化思政教学内容是高校思政教育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思政教学中逐渐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思政教师首先应该深入探究思政教材中的内容,着重讲解有关核心素养的部分,制定高效的教学方案展开对知识点的讲解。思政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搜集有关与本科内容相符的核心素养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学生们树立理想信念,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核心素养。进而帮助学生认同自己从事的学前教育的工作。

      2.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思政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多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种方式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老师还可以增加课堂活动的时间,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为同学们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幼儿教育中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政课堂上,思政教师应该注重将思政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真正投身于实践,理论才具有意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培养才是正确树立核心素养的途径。帮助学前教育的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调节,有助于在今后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三)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需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同时保证课程内容选择与课时分配的合理性,进而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整体性,将各个学科之间进行相互的融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学前教育课程应该正确引导未来的教师积极的参与幼儿教育改革的活动,主动的建构幼儿教育知识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始终秉承着以实践取向为原则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重点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的了解幼儿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进而学生可以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指导幼儿发现美、创造美。此种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启蒙意识。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由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具备整合性、跨学科性以及可迁移性的特点,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含有大量的隐形知识,同时对其进行教学评价也不能够应用单一的方式考察学生态度层面的内容,因此教学评价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将教学评价机制的重点内容确定为核心素养领域的评价,不再仅对分科知识的成绩进行评价,促使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日常学生过程中提高对自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借助现阶段经合组织或其他组织开发出的评价工具,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不断完善核心素养的测评机制。

      (五)提高教师素养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教师必须是反思性的实践者,不断的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来完善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为了满足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其专业的教师需要成为创新型、成长型、研究型以及反思型的教师。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在以上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人文素养、反思能力、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不断的提高,进而满足教育培养学生的要求。结合核心素养的内容构建并调整教育目标及教育模式,为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坚实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首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核心素养内容开设相对應的课程,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并且不断的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综合素养。此外还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以上多个方面的共同推进落实学前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金玲,王蕊.陈鹤琴的幼儿师范教育理论对振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J].文教资料,2018(26):158-160.

      [2]史晓丹,邱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0(04):64-66.

      [3]周梅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探析——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J].高教论坛,2017(02):90-95.

      [4]郑丹丹.从教师隐喻透视专业素养——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6):32-37.

      本文标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探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0365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