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幼梅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 350007)
引言
“写意”和“人文情怀”是中国画的基本特点,与西方人的思维不同,中国画往往是先成竹在胸,然后再下笔,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中国画所讲究的是“意趣”,而那些线条、色彩、墨水所到之处就不仅仅是在造型,更为关键的是在抒情。此时此刻,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和人文情怀所表现的便是一幅画的语境以及画家对社会的回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画人物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的许多画家都曾经用自己的才智为人们展现着一组组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画作,这其中有花鸟、有虫鱼、有自然之景,也有人类造景,还有人物等,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在写意方面,除了人物画,其他种类均得到了比较有效的发展,人物画虽然在写意方面也有所进步,但是相较而言却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在当代,受西画和教学体系的影响,当代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和人文关怀更是渐趋没落,基于此,本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过程中所表达的“写意精神”和“人文情怀”进行了全面的关注,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启示,促进当代中国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一、中国画“写意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主要内涵
众所周知,绘画有写意和写实之分,所谓写意自然就是与写实相对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具体来说是指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故意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通过特殊的方法来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在精神。这一概念源于中国山水画,中华民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养成了追求意境之美的习惯,所以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会讲究“意到”。也就是说在进行艺术表达的时候强调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潜藏的意韵内涵。所谓人文情怀通俗地讲便是对人的关怀,也就是说,用心去感知社会的发展,感知人类的发展,以及用心去对社会、对万事万物的发展做出响应的回应。中国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其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画家对事物发展的看法和情怀。所以,通过一幅典型的中国画,人们能够在其中的细节处感知到绘画者所传递出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幅成功的中国画,“写意精神”和“人文情怀”是本质,如果两者均不具备,或者缺乏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中国画的语境表达,也无法对社会的现实做出相应的回应,所以,要让中国画达到高标准就必须要同时追求“写意精神”和“人文情怀”,这样才能够做到形神兼备,魅力无穷。二、当代中国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具体欣赏发现,其“写意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用线条来展示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中国画与工笔画、西画等均不相同,常见的工笔画、西画所追求的是写实,因此,在线条和构图方面追求极致的准确,所以我们在观看和欣赏的时候往往能够充分感受到一种极致的逼真。在这一点上,中国画却恰恰相反,它所追求的是“写意”,所以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种溢于画外的意境。比如,在许多山水画中,仔细看,线条并不能够非常逼真地展现山的形状,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却能够感受到山的清秀或者雄奇,实际上这就是写意的作用。中国人物画也属于中国画的一种,所以发展至今,画家仍然传承了中国画“写意”的传统,采用了线条来对所描绘的人物进行“写意”,让人们能够通过线条的表现来感受到所描绘的人物的基本情况。比如,柔和的线条进行着简单的勾勒便能够展示出一位女子的婀娜多姿,反之,粗壮的线条则能够展示出一位壮汉的强壮有力,但实际上,这些线条的表达又并不像工笔画那样工于细致,而是人物画中“写意”的作用。因此,当代中国人物画在传承传统人物画画法的基础上仍然通过线条来充分展现了其中的“写意精神”。
其二,用渲染来展示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中国画中最常见的便是渲染、衬托的艺术手法,比如,用淡淡的墨汁衬托出天空的高远,用轻柔的白纱衬托出性情的温婉等,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渲染的技法也随处可见,而其中所展现出来的“写意精神”也非常明显,比如,用衣服来渲染人物的性格,用头发来渲染人物的表情等,这些渲染技巧的运用能够让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精神”形成具象的形势,人们在进行欣赏的时候也能够比较快地便对其进行有效的认识和感受。
其三,以用墨来展示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墨和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元素,在黑白灰的世界中墨和线条的组合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经典,在中国画中,画家们将线条和墨进行了绝美的搭配,促进了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精神”得到全方位的显现。比如,在当代中国人物中,画家用浓墨重彩来进行背景的渲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欣赏者从中感受到了凝重和严肃。反之,如果画家在进行绘画的时候,采用淡墨来进行涂抹,那么显然画家的心情是比较温和的,也是比较平静和宠辱不惊的。因此,在欣赏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时候,需要从用墨的情况来对图画中所传递出的信息进行理解,从而进一步从深层次方面去感知画作所表现的“写意精神”。
三、当代中国人物画中“人文情怀”的主要表现
绘画是一项关于人的艺术,其中的内容要么表达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另一方面则表达的是应该引导人们怎样去做。“人文情怀”是对人的关怀,因此,当代中国人物画通过其独有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丰富的“人文情怀”。(一)充分表达对人性的关怀
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其最基本的自然属性,艺术作为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自然也就充分展现了其对人性的全面关怀,因此,在欣赏和理解当代中国人物画的过程中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的方面对人性进行全面的解读,以便于更加深层次地对作品进行认识和理解。比如,画家会通过柔和的面部向人们传递善良、温和、恭谦,也可以通过刚毅的外表来向大家传递出正直、无私之情。对于一个人而言,其有着人性善的一面,同样也有着人性恶的一面,为此,画家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用笔,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以此来表达对人性的基本关怀。比如,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画家将人物的眼睛画得微微向下,则能够充分表现出人物的谦逊之态,而将人物的眼光微微上扬则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开心得意之色。再比如,当画家要展现人物的阴暗面时经常会采用厚重的泼墨来对衣服进行渲染,但是展现人物阳光美好一面时会用淡墨来对服装进行有效的展示。
人是自然界的核心,因此,艺术作品都会围绕着人物的本性来进行,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画家便采用了线条、用墨、渲染等方式来展现其对人性的解读和展示等。
(二)充分表达对社会性的思辨
社会性是人的又一属性,一般情况下,人的社会性会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环境、因素等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因此,艺术作为人类审美和情感的表达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社会性进行思辨。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当代中国人物画仍然延续了古代中国人物画的主要特色,在画作中充分表达了“出世”和“避世”的基本理念。中国画的学习不同于西画的教学系统,中国画的学习是一个涉猎非常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与之相关的书法、诗词歌赋、绘画技能等,还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典型理念进行认真的阅读和思考,这样才能够让所描绘的画作真正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比如,有的画家会通过人物的各种荒诞不经的行为来表示其对社会中某种现象的鞭挞,画中的人物便是画家的代言人,所反映的便是画家的真实内心。与此同时,有的画家也会通过人物的衣着、表情的端庄来塑造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的心理,并以此来充分表现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努力想要“入世”的基本情感。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出世”和“避世”情怀中反复地徘徊,因此便有了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矛盾,但是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实在太快,大部分的人都无法停下脚步来对这些潜藏的情感因素进行思考,为此,画家通过有形的方式,将独特的艺术手法用到了当代中国人物画之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画中的人物成为了当代许多中国人的代言人,并让他用其外貌、身形、神态、衣着、行为等进行全方位的表现,充分展现出当代人在面临社会发展时的困难和疑惑,以便于人能够在画作的激发下审视内心,进而有所启示。
综上所述,绘画是一种人的行为,而画家在当代中国人物画中所表现出的仍然是人的行为,那些线条、那些墨色、那些衣着神情以及相应的陪衬之景,真是画家在经历了社会实践之后的独特语言,以及对这个社会的有效回应,因此,我们在欣赏和学习当代中国人物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对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评析,这样才能够从画中获得美的享受以及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