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林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试论宗教思想对日本建筑设计的影响
庄林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00)
日本文化受禅宗思想以及中国道教思想影响较深。早在12世纪禅宗就经由中国传至日本境内,在很大程度上对日本的艺术观、哲学思想以及审美情趣造成了影响。日本建筑设计在运用宗教思想的同时,又与日本本土的地缘文化产生了融合。本文结合禅宗思想审美观,对日本建筑风格进行了研究。
宗教思想;日本建筑设计;影响
日本建筑设计对禅宗思想与道家思想都有所继承与发展,禅宗推崇深远幽邃的美学意境,道家思想推崇“返璞归真”、“逍遥”,融合了宗教思想的日本建筑设计追求质朴简洁的设计理念,具有极为细腻的处理手法。现阶段日本建筑师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宗教思想进一步融合,创作了风格独特的日本建筑。
一、宗教思想对大和民族审美观的影响
早在12世纪时禅宗思想就先后由日本禅僧明庵荣西与希玄道元引入日本,并在日本迅速发展开来,融入了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之中①。由于日本国土资源较小且地质灾害频发,受到残酷生存压力的影响,日本国民对大自然怀有强烈的畏惧心理,因此他们坚信着世界存在神灵。这种对大自然的畏惧心理同宗教思想相融合产生了大和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特征,形成了大和民族崇尚自然、追求简约的民族审美观。二、宗教思想对于日本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大量运用抽象化元素表现深远意境受到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日本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崇尚直接性的审美观感,认为直观性的美重复化则会降低建筑设计本身的趣味性。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日本人大量运用抽象化元素赋予建筑一定的深刻意义,令整体建筑意境更为深远,让人感受到建筑中无穷的变幻。日本造园艺术的“枯山水”就是抽象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集中体现。日本人认为在空灵、质朴的山水庭院中吟诗观景有利于参禅悟道,因此日本“枯山水”一般采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表现“无相”、“空相”的境界,从而拓宽建筑设计的内涵。“枯山水”主要以白砂、苔藓以及石头为原材料,以石代山、以砂代水,在原本没有山水的地方安置“山水”,通过人们的顿悟与联想赋予白砂与石头更为深远的意义。“枯山水”以凝思自然为主的审美方式,是宗教思想中幽玄与脱俗的体现,对“枯山水”的观赏需要一定的禅宗思想基础,“枯山水”景观脱离了时间的消磨与流逝,使日本建筑设计具有博大、永恒的美。
(二)整体建筑设计极具空寂感
日本建筑设计受到禅宗“寂定忘我”思想的影响,在其整体建筑中追求一种空灵寂定的建筑氛围。空寂是大和民族在固有的自然畏惧心理基础上,与禅宗“寂定忘我”思想与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影响下产生的,空寂重视在寻求自我感悟过程中探索超脱自然的精神境界。随着16世纪日本茶道师祖千利休将茶道文化提升至艺术高度,日本整体建筑设计中的茶室设计成为了重要设计环节。为了提升茶室的空灵感,日本人将茶室中传统的四张半榻榻米缩减至两至三张,尽可能地简化室内装饰布局,并舍弃了繁琐复杂的茶道工序,使茶室设计摆脱了物质束缚,提高了茶室设计与宗教思想的契合度,在茶室设计追求的空寂感中诠释了宗教审美观的内涵②。
(三)运用自然材料体现自然之美
日本建筑设计受到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日本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住宅建筑以及古典建筑时,善于利用竹、木、石块等天然的自然材料,在建筑过程中尊重竹节、木纹等材料的质感与本性,尽可能地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在很大程度上突出质朴简约的整体建筑风格,使建筑本身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日本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大量地运用了植物造景手法,例如供贵族起居的“寝殿造”以及供武士僧侣起居的“书院造”,造住宅样式设计中都体现着大和民族的审美情况,利用淳朴的形象展现出日本建筑中特有的宗教魅力。例如日本建筑中的鹿苑寺,其舍利殿便是以木材为主要结构的依山傍水三层阁状建筑,其三层楼阁分别为寝殿造风格、武家风格以及禅宗风格,分别映射着禅宗中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的划分,运用自然材料勾勒出禅宗的审美意趣。
(四)在室内设计中合理构建光影色调冲突
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日本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在日本建筑对灰色色调独有的感情中可以有所发现③。灰色外表柔和暗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其他颜色略有不同,却又包含着其他颜色,灰色以模糊化的色调表现出禅宗的哲学思想。与此同时,日本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会通过在房间中设置合理的窗体结构,从而使人们在参禅观景的过程中,通过阳光的滋润赋予自身重归自然的宁静观感。日本建筑一般以半透明白纸覆盖的推拉门环绕建筑空间,阳光通过白纸漫射进室内空间,通过与黑暗的混合与冲突,营造出一种静谧柔和的室内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当代建筑师对于宗教思想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充满智慧,宗教思想赋予日本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宗教思想的审美观提倡抽象化、简约、自然、空寂的设计理念,具有细腻、精致的处理方法,对于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的融合,有利于拓宽建筑设计事业的文化内涵。注释:
①苑文凯.禅宗思想对日本建筑的影响[J].江苏建筑,2012(02):04-06.
②林虹,李庆申.日本住宅建筑中的禅宗美学[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01):160-161.
③赵晨(岑鸟).山水禅心——日本当代建筑设计的禅宗冥想[J].城市建筑,2013(22):05-06.
J51
A
1005-5312(2016)02-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