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新旧城市景观的空间整合研究——城市旧城改造中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认识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148
  • 杨宏雨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新旧城市景观的空间整合研究——城市旧城改造中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认识

      杨宏雨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开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旧城区许多建筑物和构筑物变得陈旧,其原有设施大大落后于现代化城市运行的要求,居民居住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旧城的衰败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只有改造原有的设施,改变原来的城市空间,调整交通结构,旧城区才能重新焕发青春,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因此各大城市纷纷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旧城改造的局面。

      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与拆;环境;发展

    一、关于旧城改造及旧城改造带来的问题

    这样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财政效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市环境。但另一方面也对城市建设和规划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而且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此下去,我国各地特色的“城市记忆”,如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天津的小洋楼、山峡的诸多古镇、江南小镇、苏杭水乡将消失殆尽。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意义

    我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历史,也是一个城市体现个性与延续活力的所在。历史遗址、文化遗产是专家对历史的研究以及对我国人民历史文化教育的直观体验,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遗产、建筑、街道和空间的发展及兴衰过程,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能发掘地区潜在的魅力,增加人们的社会凝聚力以及社会自豪感;同时,历史文化遗产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其促进了旅游业及系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三、旧城改造要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在这种情势下,正确处理旧城更新改造和遗产保护的关系,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环境特色,保留城市的记忆,延续历史的文脉,在城市开发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历史遗产的宝贵,也就在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不可还原性,其一旦消失,是不可能复制的。因此,我们应迫切地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在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存应当进行合理的保护和适度的开发。然而,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与盲目性以及设计改造中忽视的问题。

      (一)关于“保”与“拆”的矛盾问题

      首先应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环境调查与分析,这是最基础的一环,并直接影响这个保护项目是保护实施还是拆除的最终结果。环境调查即是对保护价值所处的区位、使用功能分区、宏观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即配套情况、价值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及商业需求等各方面做一个全面的调查。

      在对保护建筑所处的环境进行一番彻底的环境调查分析以后,我们应对保护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定位,看其功能属性属于民居类保护建筑、公用设施类保护建筑、产业类保护建筑还是商业类保护建筑中的哪类保护建筑,并对功能定位作多种可能性分析,从而确定是延续其原有使用功能还是进行一些功能置换,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保护区与非保护区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

      保护区与非保护区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往往是旧城改造时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研究、设计的范围只局限于保护区红线内,而红线外往往就只是个“留白”,其衔接过渡生硬而不自然。保护区与非保护区的相互协调将直接影响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我们在设计时绝不能断章取义。因此,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以保护区为辐射中心,向外扩散形成特色历史风貌的辐射面,并从城市规划上对各个区域的保护规划进行研究和指导。同时,旧城改造时可多开发一些与保护区建筑、环境风格相近的建设项目,以使两区衔接过渡得更加充分、更加协调,城市风貌的整体性得到保证。

    四、上海旧城区改造与保护实证

    上海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优秀建筑荟萃,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上海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作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了一条“旧城改造与遗产保护”合理之路———充分利用历史与人文优势,注重对优秀历史建筑和建筑群的保护,优化城市的空间环境,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与开发机制,保持城市多元文化特色。

      关于旧城改造,著名的要属太平桥地区旧区改造,此区是上海石库门里弄密集区之一。设计师们通过良好的规划构思,着重保护了区域内的历史建筑“中共一大会址”及其周边的历史风貌,充分发掘旧石库门建筑的历史价值,将其功能进行重新定位——由住宅改造为商业区,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统一。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我们在城市旧城改造更新中让旧城区重现昔日繁荣的同时,还应当致力于对本城市、本地区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心保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本城实际,推陈出新,注重城市精神功能,创建城市特色。

      [1]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莫天伟,陆地.再生上海里弄形态、开发性保护“新天地”[J].时代建筑,2000(03).

      TU984.114

      A

      1005-5312(2016)11-0025-01

      本文标题:新旧城市景观的空间整合研究——城市旧城改造中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3884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