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洛阳曲剧起源问题探微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497
  • 贾千秀

      摘 要: 洛阳曲剧作自形成以来由坐堂弹唱到高跷曲,到后来的搬上舞台演出,至今已发展成为备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种。这其中不但凝聚着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心血、智慧和力量,同时更包含着河洛文化的精髓,见证着河洛大地民俗民间文化的发展。本文旨在查阅洛阳地方志、历史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基础之上,探究其名称起源的若干关注点。

      关键词:洛阳曲剧;名称演变;海神乐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150-01

      一、曲剧起源问题

      据笔者所见大部分文献、期刊等资料显示,曲剧的前身可追溯到明代中叶的开封“俗曲”,即“鼓子曲”,而在《洛阳市志·第十三卷》中则这样记载:“曲剧直接起源于洛阳民间歌舞。清朝末年,洛阳民间歌舞中的高跷,吸收了豫西调的角色和剧目,杂用豫西民歌和鼓子曲的唱腔,形成洛阳高跷曲子。这种高跷曲子,且舞且唱,独具特色,是曲剧的前身。”①

      不难看出,这两种说法显然是有出入的,在笔者看来,不论洛阳曲剧是否起源于民间歌舞,开封“俗曲”流传到洛阳地区这一历史事实都是不可否认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受到民间歌舞的影响这一说法。因此,洛阳曲剧的诞生和发展,是当地各种音乐形式互相交融、吸收的成果。

      二、名称的特点

      从洛阳曲剧在历史中各个主要阶段的名称来看,不难发现以表演形式来定名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不论是坐堂弹唱还是高跷曲,均为对表演形式的描述。而小调曲、曲子戏、曲剧等阶段的定名,则是由于小调曲正式发展成为了戏曲剧种,也与该时期的音乐特征有着紧密联系。从而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个时期的名称,都是相对应时期曲剧音乐、表演的总结,其定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是客观地反映出了该时期曲剧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与变化。

      三、“曲剧”与“海神乐”

      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笔者见到当地县城有“海神社”逐渐发展演唱曲剧的说法,不禁联想到古老的“洛阳海神乐”,海神乐是一种很古老的汉族民间音乐,据传,武王伐纣统一中国建立周朝,后于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亦包括东西南北四海之神,由于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乎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此为洛阳海神乐的源头。《洛阳市志·第十三卷》中记载:“隋唐宫廷宴乐,在五代以后流入洛阳民间,称为海神。因为海神是洛阳独有的民间音乐,故又称洛阳海神。演奏团体称为海神社。”②

      此外,在《洛阳市志·第十七卷》一书中民间社火内容同样有关于“海神”的介绍:“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管弦音乐组织,称作‘海神社。乐器主要有管子、二胡、笙、笛等,也有小锣等打击乐器。其中管子为主乐。相传原为宫廷音乐。”③

      洛阳市伊川县有一些业余戏班,如;申阳曲子戏班,“民国二十年(1931)申阳曲子戏班在‘海神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牛庄曲子戏班,“该戏班实在‘海神社基础上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组建起來的。”④这些记载都说明当地曲子戏是在原先演奏“海神乐”的“海神社”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海神与曲剧有着一定渊源。值得注意的是,在《洛阳市戏曲志》一书中,第八章戏曲机构一章,介绍洛阳市(含县)主要班社的内容中,笔者发现洛阳市伊川县酒后村郭清领头组建了曲剧戏班,名为“海神班”,演员十余人。“1921年按本村村名(海角镇——神阴寺——酒雾头)的含义,编演了《海神戏》·……1930年定为‘海神曲剧。”⑤在其它文献、文章中,笔者尚未发现有提及“海神曲剧”的说法。此处因地名而定名的“海神戏”与宫廷祭神的“海神乐”究竟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还需进一步推敲。“1928年,西寨村文艺爱好者李书奇、李书梓、李永法、李新俭、李长福、李长学等自发组织了祭祖拜神的海神班,当时正是海神乐向曲剧渐变的时期,随着曲剧的诞生和兴盛,风气渐渐影响到了山村,海神班也渐渐转向了唱曲剧式的大戏。”⑥通过这些,说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曲子与“海神班”、“海神曲剧”乃至“海神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注释:

      ①②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第十三卷(文化艺术·新闻·卫生·体育志)[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58,91.

      ③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第十三卷(人民生活·民族宗教·民俗·方言志[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345.

      ④伊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伊川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653.

      ⑤洛阳市戏曲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82.

      ⑥中国戏剧网http://www.xijucn.com/quju/48504.html,2015.3.27.

      参考文献:

      [1]纪俊娟.河南曲剧渊源考辨[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05).

      [2]何海江.浅谈洛阳小调曲的形成发展与艺术特色[J].文史艺术,2014(06).

      [3]李振山,陈永周,王长久.洛阳曲剧史话[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本文标题:洛阳曲剧起源问题探微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4167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