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勤
(江苏 宜兴 214221)
朱泥是宜兴紫砂泥料中的一种,埋藏于嫩泥矿层底部。朱泥从矿源上来看比较稀少,不可能大I开采,朱泥一般采用手工炼制,所以制作比较困难,况且土质细腻,可塑性虽好却不适合制造大的坯体,所以朱泥一般适宜制作小壶。福建、广东一带有用小壶冲泡功夫茶的习惯,受他们的影响,制壶人的观念得到了改变,一批制壶高手用朱泥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人称“朱泥壶”。对朱泥壶艺评论中流传有这么一句话:“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陆思亭、惠逸公、惠孟臣等虽然流芳百世,其作品神格化于传说中,而不知真品去向,所以后人只能从后代的仿作中追踪其精神和创意。
鉴赏砂壶应从色泽、造型、趣味、做工、实用、神韵诸方面去考量去推断,朱泥壶是紫砂壶的一种形式,其鉴赏亦然。
一、朱泥壶的色泽
色泽是判别一把壶优劣的重要因素,好的朱泥壶,铿锵红艳,光亮熠熠,如红衣少女,活泼娇柔,春光盎然,使人赏心悦目,定气宁神。其色泽一是取决于沙泥本质,选料清纯、天然,不掺其它佐料调色;二是取决于烧成温度,欠温则呈粉色土气,过火则色沉昏暗。色泽是朱泥壶优劣的重要体现,没有好的色泽朱泥壶就吸引不了眼球,不能引人注目,就失去了赏心悦目,息气宁神的视觉享受。二、朱泥壶的造型
壶虽以小居多,然造型照样多变,多姿多彩。十八世纪惠孟臣款朱泥壶,龙蛋式、三足式、梨式,西施式、吉祥式、秋水式,还有六方思亭壶、平盖式、高潘矮潘式,皆为传统经典壶式。有的方中寓圆,古朴典雅;朱泥壶的造型有几何型和筋纹型等,几何型中有长方形、立方形、六方形、菱形、球形、扁圆形、筒形等;筋纹型中主要有菱花形、菊花形等。从形态上看,梨式、龙蛋式、秋水式都是特定制式,如梨式:壶型象梨,流上朝而微曲,耳形把,钮圆带气孔;如龙蛋式:壶为蛋形、流肥短、倒把、钮蘑菇状带气孔;如西施式;壶为乳状形、流肥短、倒把、钮乳鼎状带气孔。三、朱泥壶的做工是制作技艺的体现
线条清晰饱满,转脚清爽,过渡和顺,倒角挺刮,嘴孔圆整,出水流畅,都是形容做工的词语,要一一做到,着实不易,技艺娴熟,做工精到,方能细微处见精神,巧施艺显功力。四、朱泥壶的趣味和制作者志趣爱好、文化素养有很大关系
趣味是创意的体现,有意而成趣,意:一是出于壶之形态,如西施式,为人体创意;如菊花式,师法自然。二是出于装饰,如山水画,诗意情,花鸟虫鱼,田园小景无不成趣。壶艺泰斗顾景舟曾在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谈到:“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是曲是直,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于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当然紫砂壶的趣味也在于欣赏者的认知和认同感,雅致、生动、粗犷、方正、古朴,纤巧,圆淳、端庄、柔和等等都是趣之所求,人的认同感会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作品要在理在趣,美含其中,方能使人产生联想,使欣赏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