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赛君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采茶剧团,江西 新干 331300)
一、江西采茶戏的缘起及流变
采茶戏的出现和形成与茶叶的种植与生产密切相关。它是由我们先前茶民在种茶和采茶的生产劳动中自编自唱的采茶歌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的。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的信丰、安远一带。开始时,茶农们在种茶、采茶的劳作过程中喜欢唱着自编的采茶歌;接着,这些自编自唱的采茶歌逐渐由小曲发展为一种连唱的形式,即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每月一首,冠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后来,“十二月采茶歌”逐渐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而与元宵节的灯彩融合,在以“采茶灯”的形式呈现中,并逐渐加入一些故事情节,进而演变成一种民间小戏,又名“三脚班”,即现在所谓的“赣南采茶戏”。江西的采茶戏是在赣南采茶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起来的。赣南采茶戏自形成之后,就逐渐地向赣东、西、南、北、中几路发展,并与当地的曲调和方言融合。比如,在上饶、铅山、弋阳、贵溪等地形成了赣东采茶戏;而在永新、莲花、安福、宁冈等地则形成了赣西采茶戏,等等。他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集中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喜爱。
二、江西采茶戏的推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江西采茶戏是祖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朵奇葩。在当前社会主义新时代仍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但是,目前江西采茶戏的推广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遇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掣肘。具体说来包括:
一是江西采茶戏艺人断层问题严重。不仅老一辈艺人因为年龄因素的影响而在推动其发展方面已力不从心,而且年轻一代因受商品经济大潮和新的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影响而不愿意学习和从事采茶戏艺术。
二是江西采茶戏的剧目创新严重滞后,实现与时俱进的进度不快力度不足。当然,江西采茶戏源于茶文化,也因采茶文化而兴,集中展现了茶农种茶、采茶等的劳动生活。但是,现在年轻一代基本不再以种茶为生了,对种茶采茶等知之甚少,很难对采茶戏中的茶文化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认同。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采茶戏的创新更要贴近当下群众生活的实际,而江西采茶戏在这方面作为不大,影响力日益式微。
三是在传承方式上还未完全突破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尽管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模式能够较好保证采茶戏的传承质量,但是在节奏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却很难对青年一代产生足够吸引他们来专门学习采茶戏的兴趣和动力。四是在传播上仍没有跳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窠臼。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但是,江西采茶戏在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上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不仅要善于利用报纸、图书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而且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介和自媒体等形式和手段加大对它传播,以扩大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