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雯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000)
一、引言
毕加索是20 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大师。在他92 岁的生命中创作了近50000 件艺术作品,且不固定于某一种风格。作品风格从阴郁的蓝色时期,欢快的粉色时期,再到后来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中不停的摸索,深化,前进,综合。他的创作是创造与现实,严肃与活泼的高度结合,关切民生也深深的体现在他的画面中。一幅艺术作品首先靠它的整体来打动人,靠它的整体色调,整体形象。装饰性绘画有平面性,主观性,象征性,夸张性,抽象性,表现性等特点。毕加索运用鲜明地点,线,面来构成画面的趣味性。现代绘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以往在画面中追求的三维立体空间变为二维空间的平面效果,主观性更强。 毕加索画面中的变形为重组性变形,并且在画面色彩和造型上更加突出艺术家的主观意向。造型有时看来怪异,却充满趣味性。如今,绘画已不像柏拉图所说的只是对于事物外形的模仿,而是运用造型媒介,也就是物象造型,色彩,空间,材质来构成造型艺术语言来表达艺术思想。
本文重点探究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及后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混合风格时期画面中的装饰性审美,并不展开叙述其造型的由来,及其画面中所展现出的政治意义。
二、立体主义时期
立体主义又细分为早期立体主义(1907-1909 年),分析立体主义(1909-1911 年)和综合立体主义(1912-1914 年)。毕加索在这三个时期的绘画是一个进阶过程。早期立体主义又可称之为塞尚立体主义。毕加索受塞尚绘画思想和伊比利亚及非洲雕塑的影响,多视点观察物象,画面物象的造型有明显的非洲符号特征。画面中色彩呈现出简化趋势,向设计和装饰色彩的方向发展。色彩趋于平涂,比较强调光感,冷暖对比,画面中主观色彩运用增多。总体来说装饰特征不明显,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亚维农的少女》。在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又发展为半抽象的色彩强烈的装饰画,并从绘画波及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等领域。我们所说的立体派不仅是绘画革命,并且也是视觉革命。这个时期画面中高纯度色使用增多,色彩主观性强烈,色彩之间的协调作用也很明显。画面中物体的透视已被艺术家主观处理,打破原有透视,增加了画面的构成意识。
到了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夸张,变形,重叠,组合,拼贴等多种形式都大胆地出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画面中增加了粘贴手法,将纸片等东西贴在画布上,构成作品,以达到再现立体形状的目的。画面更加注重结构,线条,比例和节奏。画面造型塑造主观性更强,受非洲雕塑的影响,形体的雕塑意味明显,且变得更加单纯。毕加索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结合起来,促使画面视觉冲击力增强,且不注重深度空间的表现,更加注重整体的形式感,且对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艺术家为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常用的方法是变色和变形。表现性色彩有一种暗示性,诱发观者对画面中事物的反应,激起对画面的兴趣。
《三乐师》这张画创作于1913 年间(如图1 所示)。画中人物被完全分解重构,单个部位也被几何元素所替换,画面中的人体,静物,全都变成了各类符号。色彩使用也清晰明朗,红黑蓝白橙为主,若干小色块和大色块直接分割画面,边缘线使用较少,大多直接用色块造型去分割画面。油画语言借用点、线、面进行加工处理,将具象的形象几何化、抽象化。色彩和造型之间具有冲撞感。画中高纯度红色与橙色与蓝色白色形成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具有野性的诱惑。画中的变形与夸张是为了使造型色彩艺术强烈且突出,这就必须破坏客观事物原有的空间和谐统一与平衡,主观地制造出不平衡和差异。画面中的垂直线庄严且坚定,然而使用最多的还是斜线。斜线动荡不安,最后再加上吉他的波状线富于运动感,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表现性绘画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事物放在同一幅绘画里;还可以同时表现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和层面。

图1《三乐师》
三、超现实主义时期:约1925 年-1932 年
毕加索在超现实主义时期,巧妙的使用装饰性线条,且画面中常出现荒诞且怪异的形象,如鱼形人面,海豚女人,牛头人身。但是他的艺术风格较为自由,结合前期立体主义的探索。画面色彩与造型更加有趣,轮廓线使用更加频繁……毕加索在同德列丝秘密同居期间,创作了《镜前的少女》、《沉睡的裸妇》、《梦》(如图2 所示)等优秀作品。此幅画中女人占据了画面大部分。浑圆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都采用粗大的流线型式的曲线来变现妇人的肉感,色彩华丽且对比强烈,并采用多种变形。女人睡着的姿式被艺术家处理的安静温柔,搭配靓丽的装饰性色彩与边缘线,背景被分为棕色和绿色两大色块,并且有装饰的花朵和线条。整体造型更加简洁,装饰感更加强烈。画家用梦幻式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了梦境与现实的差异美。一般来说,抽象的绘画语言比写实性绘画语言更加单纯。人物体态运用曲线分割,呈凹凸自由形,互推互让,有一种对抗交流的热烈氛围。整幅画面基本使用弧线分割,弧线分割的平面,半圆和半环有亲和与包容的舒适感。画面中造型的点线只是一种体面空间的转折和不同色块交界相间的位置显现,造型也需线条的围合来规范。平面作品整体呈现一种扁平感,带给观者一种视觉的美感。

图2《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