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基于微信平台的古筝艺术的传承与推广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5653
  • 梁曾辉

      (沈阳大学 音乐与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弘扬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大课题,推广民族音乐是树立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有其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显现出其局限性。现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迎来了网络时代,诗人们更加紧凑地联系在一起。探索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微信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使用率最高的社交软件,通过微信平台弘扬古筝艺术是最佳的选择。

    一、微信教学的优势

    1.古筝的传统教学。传统的古筝教学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对一教学,一对多小组教学。这两种模式是目前国内古筝授课的主要方式,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有针对性,可以因材施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存在学生数量与教师资源的不平衡问题,学习费用高。一对多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来说可以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氛围,有助于克服学习过程中紧张的心理,但容易缺乏针对性,授课效率低,因材施教效果不明显。这两种教学模式均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2.微信教学的优势。网络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实时、随地的接受想要的知识。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微信日登录量超过十亿,结合成本投入、能力产出、效率效果等方面考虑,依托微信平台推广古筝艺术是最佳选择。通过微信平台能够让不同作息时间的学生在不同地域下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学习,微信操作简单、功能全面,不仅可以利用小程序对课程进行宣传与推广,还可以组建群组聊天室适用不同班型授课,多种发送功能使学习内容更有趣、学习范围更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古筝艺术传承与推广的新维度。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

    1.研究内容。最大化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教学内容短而精,突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备好的教材定时发送和现场答疑即录即发两种教学形式相结合,通过图、文、视频、音频、语音等多采的教材内容,及课后答疑、陪练多样教学方式的辅助,使课程内容丰富有趣,学生易懂易学。根据学生的水平及需要提供一对一或群组教学两种授课方式,学习的体验轻松愉快,充满兴趣。教案的组成多样化,教学视频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罗列层次清晰,结合乐曲示范及答疑讲解等不同内容共同进行,具有课堂吸引力。组织机构健全,内设公众号、授课群、答疑群、陪练群等,管理人员负责主题运营、组织分配,主教教师设计教学计划、编订教学大纲,助教教师进行课后答疑及具体教学工作。重视宣传及推广,对内每月组织一次师生线上活动,每半年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更新调整授课方式及内容,重视稳固现有学员人数,不流生,同时起到老生宣传带新生的作用。对外定期推送公众号内容,每日更新朋友圈,在百度、知乎、58同城等互联网各平台进行推广。

      2.研究结果。目前关注公众号的学员有108人,公众号的推送形式为文字、图片加文字、音乐加文字、视频加文字。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与分析,根据学员对不同推送形式的喜爱程度制定了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员喜欢视频的教学形式的人数最多达到50人,占总人数的46.30%。

      

      表1 学员对不同推送形式的喜爱程度

      在学员学习前对其进行水平测试,学习3个月后对其再进行水平测试。测试水平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优秀,表2为学员通过3个月学习后水平提升。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经过3个月的学习,学员的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表2 学员通过3个月学习后水平提升成绩表

    三、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其传承与推广具有重大意义。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紧密,信息传递更加的便捷。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微信平台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整重要载体,其操作简单,可移动,信息传播快速等特点都使其成为古筝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文标题:基于微信平台的古筝艺术的传承与推广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4853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