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陕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的艺术特征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30456
  • 杨 媛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730070)

    一、唱词的文学特征

    唱歌咬字的独特性艺术特征:陕北方言比普通话多了入声字,陕北民歌中有许多人声的衬腔衬词,在表达歌曲时根据歌词的需要有轻、重、缓、急,咬字短促有力,而且咬字要与韵腔相结合,咬字不仅要清楚而且能够清晰地传达歌词的意思。《一对对鸳鸯水上漂》这首歌词里有如下四点:

      1.陕北方言中发u时,把U起头的韵母ua、UO、uan的u读成唇齿音[v]。比如歌词中“说”、“卦”等字发音读成唇齿音[v]。

      2.陕北方言中大都没有前鼻辅音n,往往en、in归入后 鼻音。如歌词中“人(ren)”读“reng”,“们(men)”读“meng”,“甚(shen)”读“sheng”。

      3.声母:把应读成zh、ch、sh的翘舌音字读成平舌音z、C、s。如歌词中“是(shi)”读“s,I,“时(shi)”读“si”。

      4.陕北方言把l与ei相拼的部分字的韵母读成ui,如歌词里的“泪(1ei)”字。还有特殊字“我(wo)”字头唱“ng~e”,字头唱“ng”,归韵到“e”。声调与衬词彰显地域特征:“普通话中有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陕北话多了一个调,即‘入声’,陕北方言中的阴平调值都低,调型也几乎没有是平调的。”《一对对鸳鸯水上漂》这首歌曲中的“心”字,“倒”字,“老”字,“人”字等等都要按照去声的感觉来唱,若不注意歌曲则表达不出陕北土家方言的特色。

    二、作品的曲调分析

    《一对对鸳鸯水上漂》这首歌曲为五声羽调式,以四度音程跳进植入,体现了爽朗、豪迈的音乐风格,旋律起伏对比明显,曲调音节多次冲向歌曲的最高音并保持了延长音的处理,在最后一乐段中用大二度音程代替了开始部分的四度跳进,结束句中的尾音都呈下行趋势,且最终落在主音上,这使得高昂的情绪转为平和细腻的状态,近似忧伤的心情表现得更加形象而贴切,鲜明逼真地表达了歌曲的主题思想。

      陕北民歌中常采用下滑音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男女爱情的迷茫,对女子的态度的疑惑以及表达失望与消极的心情;通过歌词,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出其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唱词比较简练,能够使大众所读懂,对于语言方面也是比较的质朴,能够通过唱词进行传达情感。

      对于陕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其在唱词方面具有着一定的文学特征,同时也能够代表着陕北民歌的特点,在一定的基础上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一对对鸳鸯水上漂》这首歌曲的艺术特性。笔者调查资料发现陕北民歌的发展历史比较悠远,曲调比较多样化,描述了陕北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给与人们无限的希望和欢乐。

      因此,对于陕北民歌应该要从多角度给与保护和传承,不得随意篡改原有的风格以及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开拓更多的陕北民歌艺术文化,提高陕北地区的艺术文化品味,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价值,弘扬陕北人民对对于陕北民歌进行很好的保护。

      本文标题:陕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的艺术特征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4873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