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

  •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9900
  • 上官弘文

      摘要:文物传承着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赝品扰乱人们视线,因此,对文物进行鉴定对全面认识文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文物鉴定和文物鉴赏的简单描述,利用新兴技术实现对文物鉴定与鉴赏的高效化,帮助博物馆更好地进行文物展示。

      关键词:文物鉴定;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G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273-02

      一、前言

      文物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创造出的产物,蕴含着较高的时代价值。现阶段,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大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定,避免使用赝品展示,这就要求对传统文物鉴定技术推陈出新。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文物鉴赏技术与新时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一套高科技化的文物鉴定程序,实现博物馆展出文物的高质量,间接的促进了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前进步伐。

      二、文物鉴定与鉴赏的现状

      (一)鉴定内容

      文物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别真伪,断代和评价三方面。首先,区别真伪是一切鉴别工作的核心,只要在真正的文物之上,才具备让人们鉴赏的标准;其次,断代是根据文物各种特征,明确文物的年代,促进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对文物进行准确评价依据文物产生背景及文物在当时背景下发挥的作用,从而确定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文物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鉴定是文物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同时文物鉴定与鉴赏是历来传承的历史工作,是博物馆进行展示的首要任务,对文物进行鉴.定主要是通过分类、比较和辨别三大方面。

      (二)分类

      分类是指针对混合着的文物依据一定标准分为互相排斥的类别,提高文物鉴定后续工作的效率。而分类主要是依据文物的数和种差两方面特点展开工作的,可以通过文物自身特点对其进行大范围的划分。例如,为区分陶器和瓷器的不同,依据数和种差的特点,将陶器定义为由粘土制成,达600"C温度烧制并具有较强吸水性的器具,而将瓷器定义为由高岭土制成,达1200"C温度烧制且不具吸水性的器具,从而实现对陶器和瓷器种类的划分。此外,进行文物鉴定分类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文物的鉴赏,要对某一时期文物的分类过程中,就必须了解文物特性,潜移默化的对文物开展深入了解,实现对文物历史背景及本身特性的鉴赏。

      (三)比较

      比较法是进行文物鉴定与鉴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了解文物特征来寻找出不同种类文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根据寻找出的相似点,也可进一步推断具有该文物特征的其他文物也具有相同点,对文物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各类文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提高文物鉴赏人员的整体体系,提高文物鉴定的能力,使博物馆文物达到各区域之间的清晰化。比较法的一般工作流程是,先设立一个标准的文物,找出与标准文物有相同特点的其他文物,接下来找出文物之间的不同点,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鉴赏,主要包括此文物与标准文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及主要区别,最终达到高准确性的判断。在进行比较法鉴赏的过程中,一般从文物的造型,墨迹,文字等方面入手,更容易寻找到与标准文物的区别。

      (四)辨识

      辨识是进行文物鉴定与鉴赏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求文物鉴赏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在分类和比较工作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分析,综合,以及经过反复的调查和考证,寻找出文物之间的一般规律。根据一般规律,探索文物的本质特征,文物鉴赏人员利用严谨的推理能力形成关于文物的概念。比如,在进行陶瓷的辨识过程中,根据瓷器的纹路,造型等特征,推断出瓷器所在年代和窑系,实现对瓷器的精细化分类。在其辨识过程中,鉴定人员首先要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对文物外形进行极致化了解,然后根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文物的信息进行准确化的判断。

      三、文物鉴赏

      文物鉴赏可以实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满足,在鉴赏过程中,激发出人们的感知觉,情绪以及情感等方面,实现对文物鉴赏的评价。在鉴赏家进行鉴赏文物的过程中,通过细致观察可以发现,鉴赏家在对某一文物进行鉴赏时,眼神,动作等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嘴部会出现赞美之声,这些行为都是文物鉴赏的外在体现,从而实现对文物的全面评价。通常,文物鉴赏分为三个环节的体现:

      第一,鉴赏家看见文物时,会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对文物的欣赏之。上,无心关注除文物之外的事情,甚至会抑制意识的转移;

      第二,当进一步接触文物时,会产生上述的身体特征,使文物和自身情绪情感融合交汇,对文物产生评价;

      第三,在鉴赏完成后,感到精神得到疏解,并将文物的情感收纳到自身的记忆程序中来,只要以后一看见此文物,便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身体动作,完成积极的潜意识程序化建设。通过鉴赏文物,不仅可以更新对文物的认识,丰富自身历史体系,而且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建立积极化情绪,发现尚未挖掘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现代技术在文物鉴定与鉴赏的运用

      (一)三维成像技术

      将现代技术运用到文物鉴定与鉴赏中来,实现文物鉴赏效率的提高,跟随时代潮流,达到与时俱进的技术更新。三维成像技术是将智能勘测,图像技术和完整还原技术相结合的模型,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文物鉴定与鉴赏的工作中来,促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首先,管理者通过各项数据的测量,对博物馆呈现出的文物实现全方位还原技术,并加载到有关本博物馆的信息中,使参观者可以提前了解本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相关背景;

      同时,针对历史悠久的文物,避免在参观过程中出现的破坏行为,可以根据文物模型实施全方位模型还原技术,使易破坏文物得以传承;

      最后,三维成像技术也有利于对文物深一步的鉴定,根据成像模型,对文物进行总体观察与研究,可以深入探索文物形成质量问题,为进一步的鉴定工作打好基础。

      (二)网络信息平台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在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与鉴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物的鉴定与鉴赏需要来自各方专业人士的建议,因此,博物馆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来达到最完整的专家评价。

      首先,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是基础,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鉴赏家可以使用网络进行远程鉴赏,利用三维成像技术下的文物还原,使鉴赏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对文物进行评价,博物馆收集各方意见,形成最具权威的鉴定结果;

      其次,形成相关信息检索系统,在进行文物鉴定中需要整合多方资料,而博物馆建立文物相关信息系统,可以减少鉴赏者的收集资料时间,提高鉴赏者的工作效率。

      最后,博物馆的展览厅也可放置相关资料设备,参观者在进入展览之前,可事先了解相关信息,促进博物馆向前发展。

      (三)激光与光电透视技术

      激光与光电透视作用可以解决文物内部结构鉴定问题,此技术拓展了鉴定范围,使鉴定者对文物内部结构进行深入调查考证,防止出现内部结构受损问题,对文物实行内外部全方面保护。同时利用此技术促进分类,比较和辨识工作的高效运行,内部结构也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同,该项技术使鉴定人员可以进行更细致地化分类,更全面地比较,更专业化地辨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化基础。

      五、结语

      文物储存着当时背景下人们的劳动成果,有着独特的经济和历史文化价值。传统的文物鉴定主要是针对区别真伪,断代和评价三方面,使用分类,比较和辨识三种方法来进行,随着新兴技术逐渐进入该领域,将三维成像技术,网络信息平台和激光与光电透视技术运用到文物鉴定与鉴赏中来,实现鉴定人员工作的细致化和全面化,提高人们欣赏文物和保护文物的意识,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李坤宁.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J].青年时代,2017(27).

      [2]刘玉梅.新技術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J].艺术科技,2017(02).

      [3]次仁德吉.新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初探[J].区域治理,2019(08).

      [4]安秋州.关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0).

      本文标题: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探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4954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