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娜
(上蔡县重阳街道精神文明实践中心,河南 上蔡463000)
一、引言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群众的精神家园,建设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突出了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在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中,丰富群众的内心世界,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素养。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群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尽管有不同,但是这两种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主导性和价值取向。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主题,能够引领群众感受时代的新风尚,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感,增强群众的民族自豪感。2.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接触到先进的文化思潮,有利于群众紧紧拥护在党的周围,支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这也说明了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可以让群众及时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引导群众关心国家大事。
3.在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时,有这样一句话“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举办并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对群众的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对发展干群关系、开展基层工作也十分有利。要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开展群众活动,让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彰显国家的魅力。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发展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很大部分是文化经济,以文化促发展,文化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各地政府部门要善于挖掘地方文化底蕴,组织开展繁荣的文化活动,以地方特色为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彰显文化产业特色,助推经济的发展。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略分析
(一)创建组织小组
要想有序高效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就必须要创建一支精干的群众文化队伍,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领导型管理型的人才。当前,随着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参与人员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员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创建组织小组,对文化活动进行管理。小组成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明确分工,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配合组长工作,认真完成组长下发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组织群众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融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精神需求,站在人民大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同时,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培训,增强文化工作者的业务能力,使得文化工作者能够对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导向把握和业务指导。要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让工作者具有一定水准的艺术才华,并且还要博闻强识懂得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知识,方便工作者组织宣传工作。(二)把控工作细节
无论做什么事情,透过细节就能检验一个人的认真程度,细节决定成败,要想组织开展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带领人民群众歌颂新生活,就要从细节入手,稳抓稳打。众所周知,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大工程,其中有多个操作步骤,有多个环节,要想保证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文化工作者认真仔细的准备每一个环节,对各个操作环节和细节予以把控。相关负责人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建立完善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积极优秀的工作者要进行奖励,对于消极怠工、给工作造成损失的员工要进行惩罚,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文化工作者工作的效率。在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前,相关机构和部门要统筹协调,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和活动准则,与活动场地的相关部门积极交流和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活动中各环节的顺利举行,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工作者的印象,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为人民考虑,帮助人民丰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