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宇
(辽宁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110000)
一、前言
沈阳是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沈阳文化旅游经济在沈阳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日益增长。沈阳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文化旅游品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城市旅游发展手段不够灵活、旅游技术陈旧问题,网络数字化技术跟不上,跟南方发达一线城市有差距。对此,从沈阳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的全面性、旅游品牌发展的方式、品牌发展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二、加强推广品牌的全面性
沈阳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跟其他古都城市比较文化旅游不够强,问题出现在旅游品牌推广不系统,旅游品牌不全面,没有抓住好数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不出沈阳文化旅游的优势。上述问题,本文认为以盛京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从以下三方面来推广旅游文化品牌。(一)沈阳古文化
沈阳城市最早文化发源母系氏族公社——新乐文化,现在的新乐遗址,历史上鼎盛期为清初盛京文化,现代沈阳皇城故宫,沈阳昭陵又称“北陵”、是清朝第二代国君主皇太极陵墓,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娜拉氏陵墓,抗日时期九一八纪念馆,张氏帅府,这些是沈阳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元素。结合上述历史文化大品牌的打造,既能形成沈阳历史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同时能提升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又能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展现了沈阳独特个性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二)沈阳现文化
沈阳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最大的工业城市,被称为“东方鲁尔”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工业文化城市,现在工业文化品牌代表,沈阳铁西工业博物馆,开创全市工业文化资源,推广工业发展史展览、中国工匠技艺精神、文化旅游品牌,对于增强沈阳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认知度、提升品牌的时代价值、开辟沈阳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根据地理位置沈抚同城皇家海洋基地推广文化旅游品牌。结合沈阳地貌特征棋盘山、世博园等打造沈阳的文化+创意+旅游品牌。推广沈阳现代文化旅游大品牌,加强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加强品牌的吸引全世界游客来沈观光游玩。
(三)沈阳民俗文化
沈阳是个多民族城市,目前沈阳共有38个民族。除汉族外,有37个少数民族,沈阳少数民族居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满族大部分居住在东陵、于洪两个郊区和新民、辽中两个县。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苏家屯、东陵、于洪三个郊区及和平、皇姑两个市区。回族在沈河区较为集中。锡伯族居住较为集中在沈北新区。蒙古族居住在新民且和于洪区较多。沈阳市沈北新区是锡伯族重要的聚居区,锡伯族博物馆、锡伯族古镇、锡伯族家庙等文化旅游资源,是沈阳重要的民族文化游品牌。沈阳还有其他众多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如沈阳西塔、朝鲜族北镇古镇聚居区等,铁西基督教堂、铁西清真寺、兴工基督教活动点等宗教活动场所。都可以领略不同民族在沈阳创造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在沈阳创造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宗教、艺术。2021年3月27日“第十三届沈阳法库国际白鹤节”在獾子洞湿地国家公园盛大举行白鹤文化为主旋律,展示大辽古乐、大辽战鼓、萨满歌舞的恢弘场景。同时将通过“中国白鹤之乡”历届白鹤节图片展示,展示法库县在保护白鹤、保护湿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突出成果。上述资源开发形成的文旅项目,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这一特色对沈阳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进行推广宣传具有深远的影响。三、网络化文化旅游品牌
当今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质的变化,文旅品牌打造更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作为省会城市、未来的国家中心城市沈阳。更加需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本身的品质,需要提升既有传播推广方式,运用创新方法和崭新形式来吸引游客和消费者。传统的传播环境,文旅传统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效果不够理想,没有独特的原创性、不够突出的品牌推广传播不被看好。为了消除沈阳文化旅游品牌推广遇到的困难,笔者认为,沈阳文化旅游品牌网络数字化推广是提升沈阳文化旅游品牌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建立网络化思维
沈阳文化旅游拥有三大重要品牌,在传播推广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沈阳的历史价值、沈阳的人文价值、沈阳的时代价值,体现产品背后的核心价值。在文化旅游品牌传播的主要层面,充足调查、充分吸收游客和消费者,提升沈阳文旅品牌的“人文情怀”拉近消费者的距离,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的沟通。
在品牌认知方面,加强品牌的名人效应,选用沈阳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人物,通过沈阳文化相关元素设计标识、主题等符号,提升消费者共鸣。
在文化旅游品牌表达方面,沈阳文旅品牌要持续打造网络化,不断增强传播能量,时时关注社会动态,及时策划制造品牌传播重点。
建立沈阳智慧文化旅游公共建设数据平台,该数据平台是包含旅游企业、游客需求组成、输入端(互联网监控平台数据中心)到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到输出端(互联网App端WAP门户)。公共服务平台下设立行业监管和行政协同。智慧文化旅游公共建设数据平台的建立,有效的促进了沈阳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