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总结问题比总结成功经验重要一万倍,所以有必要试议论一下:
1.改革开放之初没有一个全面的审慎的规划
改革开放的标志年是从1979年开始的,从上到下可能出于审慎的原因,缺乏一个全面的渐进规划,所以改革刚开始时的步伐较慢,在1992年以后,才开始出现风起云涌之势。但后果是,不管是“姓资”还是“姓社”,经济运作掀起了狂潮,似乎也可以说是随便“乱”来,留下了很多后遗症,是不是这样?
如此,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就是通过不审慎的“疏忽”,造就出很多新问题,具体的大概不用细列了吧?
不管大事或小事,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凡事都应当有计划,计划得好,要想做的事情效果就会相对好些,计划得差一些,效果当然也会相对差一些。
所以,改革开放所以产生很多问题,主要就是规划不力!
可能有人会说,改革开放是新事物,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谈规划不切实际。
但“不分青红皂白,一哄而上”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哪个好呢?
2.如今的深入改革似乎仍然缺乏规划
关于深入改革,老百姓仍然看不到具体的规划,还是不知道怎样办才好?只能随着有关方面临时的动作而动,无法施展能动性。
“中国梦”都知道是什么,应当通过奋斗去实现,但这只是个概念,怎样具体奋斗难道没有茫然的方面?
如改革开放政治路线似乎模糊,不管干什么事情,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那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可能有人会回答,是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复兴。没错,但这是概念,是大方向,具体怎么往这个方向奔,就模糊了,是不是?
如“党、政分开”、“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是模糊了政治方向?还是抛弃了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不但应有“标”,还应当有“序”才行,才能不但明白政治大方向是什么?也能明白平时的政治秩序是什么?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跑偏,是不是?
如改革开放避开意识形态是丢掉了“灵魂”,人是有思想的、有思想信仰的,国家也是一样,这是“灵魂”!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什么?中国人信仰什么?当然是共产主义。我们虽然有时还这样说,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这种意识形态的教育、贯彻、作为,虽然还些许存在,但系统性的东西没有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有,但也只是概念,没有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提倡、约束、规范人们应该如何操作的东西,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各种思潮混乱!
没有了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就没有了社会的凝聚力,没有了凝聚力,怎么能把改革开放搞好?
如改革开放存在多张“皮”,
由于没有很好的规划、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意识形态的感召和凝聚力,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想混乱,现在似乎应该是这种情况吧?
思想混乱的弊病很多,别的先不说,对改革开放的憧憬就不一样!
党和政府肯定有改革开放后的明确目标,所以改革开放本身只是过程,为了顺利地走这个过程,不被西方国家所诟病,有些东西不方便明说,虽然西方国家因此诟病少了不少,但国人也是糊涂的。
如此,一些人对改革开放的憧憬,就完全是西方那样的模式。
可怕的是,这些人还大都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正“年富力强”的人,他们基本大都是接受了西方教科书式的高等教育,现在都成了专家、学者、国家的一些中坚力量,甚至于成为了高官。他们在把社会往西方模式上领或推,社会岂能不乱?
而广大人民群众大都还是留恋社会主义,哪能不心急火燎、发牢骚?
再多的“皮”不用说了吧?所以改革开放的推行,按照党和政府心目中的过程和目标进行起来,相当困难,所以说,深入改革确实需要怎样深入的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