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校园文学人物言论
文章内容页

读三国之我见-刘备的批判词

  • 作者: 海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2-05-08
  • 热度86122
  •    对刘备的认识,主要是从三国中来的,有关内容是真是假且不好说,单就三国中的刘备,我读到的多是气愤是批判。
       刘备身上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仁和义,但仁义能成事,亦能败事……
       仁。刘备是皇室后裔,人称皇叔,以仁名闻天下。但在徐州,任凭那郡老怎么推让,他就是不接手徐州;在两川,任凭庞统如何进谏,就是不肯代刘表而王之……如此好的机会却放走,岂不可惜……虽然最后也建立了西蜀政权,但那是用多少将士谋士的鲜血换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呀!难道刘表等人的命是命,凤雏等下属的命就不是命吗?凡物皆有度,仁过头就是优柔寡短,就是残忍!
       再说义。桃园结义,是他的起步,为以后的发达坚定了基础,但也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当关羽被东吴所害之后,身为汉王的却他失去了理智,不顾蜀人的反对,弃光复汉室的大业于不顾,执意出兵伐吴。在此期间,痛失三弟张飞!当伐吴大业已取得初步胜利,杀害关羽的人也被手刃,且此时东吴又送来请和约书,要求联合伐魏,这本是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刘备却一心要杀孙权。我认为,人家已经给足你面子了,你却不识好歹,要灭别人的国,别人又岂会授首?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陆逊火烧连营,蜀军元气巨耗,刘备龟缩白帝城的故事。塞万提斯说过:猫儿给围急了,也会变成狮子。刘备如此紧咬不放,招此恶果,系咎由自取!得饶人处且饶人,“生气”的刘备竟连这等仁义的古训都不记得了!说起火烧三百里,又能看出他军事才能低和固执任性的缺点。诸葛的建议都有道理,而其他人的建议爱理不理。若当时接受手下的建议,不在树林连片扎营,有怎么能成就陆逊之名?呵呵,可惜没有“如果当时”…… 
       刘备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诸葛亮硬是给请下山来,那连诸葛亮都看不透的马谡人家却知道“不可委以大任”,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智”……
       古老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看待事物一分为二,此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抒发心中愤懑,三国故事精彩纷呈,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体味其中韵味...







      本文标题:读三国之我见-刘备的批判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4225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