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现代诗歌
文章内容页

渔歌子(词谱律析之二)

  • 作者: 林克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6-03-29
  • 热度120619
  • 渔歌子(词谱律析之二)

    林克胜
      (前言:积十三载之功,撰成《诗词格律详解》一部,共分三卷:《诗律详解》《词律综述》《词谱律析》。前二部已与商务印书馆签约,年内出版。第三卷《词谱律析》60万字,选140常用词调,以名家名篇立谱,从平仄韵律、整体布局、内容情调、填写要点诸方面详加解说。现选部分篇章,与同好者交流。)
      【本调序语】
      《钦定词谱》卷一:“唐教坊曲名。按《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至双调体,仿自《花间集》,顾夐、孙光宪,有魏承班、李珣诸词可校。若苏轼单调词,则又从双调词脱化耳。和凝词更名《渔父》,徐积词名《渔父乐》。”
      戴复古有《渔父四首》,其一为“渔父饮,不须钱,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起句分别为“渔父饮”“渔父醉”“渔父醒”“渔父笑”,皆为三字句开头,与张志和的《渔歌子》句式句法都不同。到五代后演化为双调,42 字,前后各4句,并改押四仄韵,实际便已成为同名别调的另一种词体了。
      单调2 7字平韵者,初见于敦煌曲子词及《花间集》。应以张志和词为常格。
      【选解提要】
      《渔歌子》一调,从句式结构到用韵方式,皆与齐言诗七绝关系极为密切。可以借鉴律诗中七绝之常规变格规律,来把握理解此调。其中,对第一句和第五句变格之辟析,是把握此调之关键。
      【附例
      此调《钦定词谱》列为6体,《词律辞典》分作7体,有27字,50字,52字之别。除句式差别外,主要是单调、双调与用韵平仄及韵数不同。各体选有代表性词例于下。 
      1、张志和《渔歌子》(平韵格,单调)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枫叶落,荻花,醉宿渔舟不觉
    (单调27字,5句4平韵。此词第1、2句及第5句平仄与谱例张词不同。)
      2、李煜《渔歌子》(平韵格,单调)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一壶酒,一竿,快活如侬有几
    (单调27字,5句3平韵。起句不用韵。)
      3、顾夐《渔歌子》(仄韵格,双调)
    晓风轻,幽沼绿,倚栏凝望珍禽。画帘垂,翠屏,满袖荷香馥。    好摅怀,堪寓,身闲心静平生 。酒杯深,光影,名利无心角
    (双调50字,上下片各6句4仄韵)
      4、孙光宪(仄韵格,双调)              
    泛流萤,明又,夜凉水冷东湾。风浩浩,水寥寥,万顷金波重。  杜若洲,香郁,一声宿雁霜时。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
      (双调50字,上下片各6句3仄韵 与顾词校,上下片第5句俱不用韵。)
       5、苏轼(仄韵格,单调)                   
    渔父饮,谁家,鱼蟹一时分。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
    (单调25字,5句3仄韵。此与顾夐、孙光宪两段词中一段略同,惟第3句6字,第4句作七字一句。)
      【谱例】         【谱式】   句型提示
      西塞山前白鹭飞,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式七律句,可改用平起式) 
      桃花流水鳜鱼肥。仄仄平平。(平起式七律句,可改用仄起式)
      青箬笠,绿蓑衣,仄仄,仄平平,(习用对偶)
      斜风细雨不须归。仄仄平平。(平起式七律句,可改用仄起式)
      ——张志和《渔歌子》单调27字,5句4平韵)
      【标谱说明
      第1、5句标格与《钦定词谱》不同。详见下文第(4)项解说。
      【本调律析】
      (1)有单调、双调及平韵格、仄韵格之别。常格为单调平韵小令,27字5句4平韵。以张志各词为代表。双调为单调之重叠。仄韵格附例3、顾夐词为代表,双调50字,上下片各25字6句4仄韵。孙光宪词,较顾词少用2韵。苏轼词为顾词之半。
      (2)通篇看,除第3句拆为两个三言句外,其馀三句皆为七言律句,变格悉如七律:其第1句为须避“孤平”句式,故只第1字可平可仄,而第3字不能由平变仄;第2句则一三不论;末句与第2句同亦“一三不论”
      (3)第3、4两句,为平仄相对的两个三字句,一般要形成对偶。由于这两个三字句穿插在3个七言律句中间,打破七绝的规整性,增添了生动活泼感。无论单双调和平仄韵格中皆如此。如:
      青箬笠,绿蓑衣,(范例张志和词)
      枫叶落,荻花乾,(附1、张词)
      一壶酒,一竿身,(附2、李煜词)
      晓风轻,幽沼绿,…画帘垂,翠屏曲,…
      好摅怀,堪寓目,…酒杯深,光影促, (附3、顾夐词)
      风浩浩,水寥寥,…经霅水,过松江, (附4、孙光宪词)
      (4)当前网上影传载之《钦定词谱》,于此词第1、5句标格含混不清。其谱为:
      西塞山前白鹭飞,…斜风细雨不须归。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其原意当为:前句可改用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后句可改用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但如此标谱,则混乱不堪。前后句都有5字可能被误认为平仄不拘,若是写作“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显然不可。
      (5)此调有个与别调甚为不同之特点:调中七言句可以改换句型。但不是乱变,而是按上下句平仄关联,要变则上下同变。在致可变作三种组合方式。列式如下:
      其一、张志和《渔歌子》(张词谱式)
      西塞山前白鹭飞,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式七律句) 
      桃花流水鳜鱼肥。仄仄平平。(平起式七律句)
      青箬笠,绿蓑衣,仄仄,仄平平, 
      斜风细雨不须归。仄仄平平。(平起式七律句)
      ——第1种,须避“孤平”句只有每1句,其第3字不能由平变仄。
      其二、张志和《渔歌子》(张词另首)
      松江蟹舍主人欢,仄仄平,(平起平收式七律句)
      菰饭莼羹亦共餐。仄平平仄仄。(仄起平收式,避孤平)
      枫叶落,荻花乾,仄仄,仄平
      醉宿渔舟不觉寒。仄平平仄仄。(仄起平收式避孤平)
      ——第2种,须避“孤平”句增多1句,即,第2句和第4句中,其第3字皆不能由平变仄。
      其三、李煜《渔歌子》(平韵格,单调)
      阆苑有情千里雪,仄平平仄仄,(仄起平收式七律句)
      桃李无言一队春。仄平平仄仄。(仄起平收式七律句)
      一壶酒,一竿身,仄平仄,仄平
      快活如侬有几人。仄平平仄仄。(仄起平收式七律句)
      ——第3种,第1、2、4句,全为仄起平收式,皆须避“孤平”其第3字都不能由平变仄,是自由度最小之一种,写起来难度较前二种为大。
      (6)这首词,实际是由七言律绝演变而来。为便于把握,可以把这首词设想成一首两联不相粘的七绝,只是将第3句破开,减掉一字,变作两个三字句。如:
      《七绝》(两联不粘) 《渔歌子》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比照中看出,是由齐言诗七绝演化而来,把第3句减1字,破作两句,证后边之三字句入韵。
      (7)附例中的顾夐“双调仄韵体”《渔歌子》,与平韵单调《渔歌子》有三点差别:一是由单调重叠变作双调;二是将每片首句各减一字,变作两个三言句,并将尾句减一字而成六言律句;三是由平韵变为仄韵。
      这种变化,与前调中冯延已“双调平仄错叶体”《忆江南》的变化有所不同。冯词之变,乃词调之变;顾词之变是体式之变。因为,从句式变化上看,“三、三句”,皆由七言句减却一字而成,只减却一字,用原调仍可演唱,故仍属《渔歌子》调。
      (8)总体归结一下,此调大致有如下四点规律:
      一是,系由七绝体入词演化而成,故而保留了齐言诗七言平仄变格之全部规律,包括诗律中须避孤平之律,也全盘继承。
      二是,与七绝显著区别在于第3、4句,七绝第3句不押韵,而此调是把七言减1字破作两个三字句,后句入韵。
      三是,为突出强调两个三言句,以打破七言一统格局,几乎所有三字句皆用对偶。
      四是,七绝4句,两联之间须平仄相粘,而此调中,第3种格式,则可4句全用仄起平收式。
    如此,只要熟悉律诗七绝格式,对此调便极易把握。

      本文标题:渔歌子(词谱律析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6851.html

      • 评论
      2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