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心得
文章内容页

新体诗的韵律

  • 作者: mingyuecheng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6-12-04
  • 热度102752
  •      五四运动之后,兴起了新体诗,这是向西方学习的。起初人们还注重韵律节奏,主要是胡适,郭沫若等懂得古诗词韵律的文人,后来者则不同了。普希金是第一个用俄罗斯文字写诗的人,让使用法语与拉丁文的上流社会嗤之以鼻。普希金也讲究音韵,所以抒发情诗流传甚广。泰戈尔,海涅,包括无产阶级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都是讲求韵律的,这些诗作翻译成中文,就显得平淡如话。如果读原文欣赏,就会震撼听众的心。 
        外国人翻译中国诗文大概也是如此,但这不是诗文的本来面貌,后学者则将其视为范本,加以仿效了。于是乎全部新诗几乎都不讲韵律,只用赋,比,兴写作技巧。古典诗词也改头换面,成了民谣,顺口溜了。古人采风时民谣是收集的,但都经过艺术加工,才能出现在竹简上,那就是当时精炼后的语言,是诗歌的语言。古人说话与今人是不同的,词汇很少,文字更少,那时候是很容易转入简易文字,不用一音多字的。如果是与适,四,事,市等归纳成一个字,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也要打个折扣,典籍能更少一些。 
        新体诗在中国的出现没超过百年,这与五千年乃至上万年的中华文明史是难以比拟的。厚今薄古曾经时髦,新体诗的诗人名利双收,正坐在文坛霸主的宝座上叱咤风云,弟子,门生,遍及天下。新体诗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欣赏,不能怪读者没欣赏水平,因为确实感觉不出美感。 
        音乐有美感,歌词有美感,名篇散文有美感,新体诗的美感怎么这么淡?诗人还是先学着写歌词吧,能按谱添词就是诗词大家。所有的古词牌都是讲究音律的,不可随意乱试。

      本文标题:新体诗的韵律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8878.html

      • 评论
      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