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历史的仲裁者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117
  •   张世普

      沃特·罗利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603年他受人诬告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一关就是13年,是历史上伦敦塔内滞留时间最长的囚犯。在污水遍地、潮湿阴暗、寒风刺骨、毒虫遍地的牢房里,他用12年的时间写就了一部《世界史》。

      历史究竟该怎么写呢?在狱中,他抓紧时间边想边写,想在生命结束之前完成他的《世界史》。然而,有一件事情几乎击碎了他的梦想。一天,看守他的两个卫兵发生了爭执,罗利从头到尾目睹了这场争吵。此间,他的一个朋友来探监,恰好也目击了此事,于是向罗利提起了这件事。但罗利发现,他们两个人的观察,特别是对观察到的事物的描述大相径庭。同时,他还发现,两个人在狱卒谁是谁非的认识上,也截然相反。罗利顿时心灰意冷——对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件的理解,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分歧;他连一桩耳闻目睹的事件都不能准确地进行描述与记录,又有什么能力去描写、仲裁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事情呢?于是他将已完成的手稿付之一炬。

      这件事揭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就会观察到截然不同的场景。

      不用故意歪曲,仅仅是视角的错位,就足以令历史产生诸多荒诞。历史在有的人笔下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厮杀史,而在有的人笔下却是一部热血豪情的奋斗史。然而,最终罗利还是完成了他的《世界史》,就在那间潮湿、狭窄而且墙壁上渗着污水的牢房里。至于他为什么最终又拿起笔完成了那部巨著,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我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他的这样一段话:“古人认为美好的,我们现在依然觉得美好;古人认为罪恶的,我们依然认为是罪恶。”我们的历史,似乎一直在与人性的罪恶作对,但又一直在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失败。这也许就是罗利最终写完了那部《世界史》的原因。

      (乔 真摘自《廉政瞭望·综合版》2010年第13期,王 青图)

      读者 2010年18期

      本文标题:历史的仲裁者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7422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