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如何打败“机器人淘汰三原则”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8250
  •   胡泳

      数年前,我写过两句话。一句是“凡是能够数字化的一定会被数字化”,比如教室、诊室这些以前难以被数字化的地方,现在都越来越受到数字化的影响。第二句是“凡是能够智能化的一定会被智能化”,大量事物都可以装上芯片变得智能并且联网,比如智能手机、传感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今天我想加一句:第三波到来的将会是自动化,凡是能够自动化的一定会被自动化。

      数字化是经济威胁,智能化是产业威胁,而自动化是个人威胁:机器人要来抢你的工作了!自动化永远比你更快、更廉价、更精准。机器按逻辑行事,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将更具生产效率。

      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在提高生产力的平台上,人没有竞争优势。所以,不是人会不会被机器替代的问题,而是在哪些地方被替代,以及被替代的程度有多高的问题。

      前两年,据某互联网企业员工爆料,该公司发布了内部邮件,要坚决淘汰以下三类人:不能拼搏的人,包括因身体或家庭原因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人;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性价比低的人。简而言之,互联网公司不想要三类人:懒的、笨的、贵的,我将其戏称为“机器人淘汰三原则”。

      我们可以把工作分为三类:跟数据打交道的、跟事物打交道的、跟人打交道的。你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工作的三个要素,工作的本质越复杂,这三个要素就越缠绕,而工作的可替代性就越低,反之则会越高。

      “数据”主要涉及的是数字。会计师、精算师、分析师和计算机科学家都跟数据打交道。由于数据的本质是数学,所以很容易被一个运算法则予以自动化。那些涉及低级运算的工作很容易被淘汰。反过来,那些利用数据创造内容的工作则会变得紧俏。

      “事物”是指工作所涉及的对象是那些无生命的物体。木匠、飞行员和电工工作的对象就是事物。工作对象是事物的人可以通过把多种事物整合为一个有用的设备或者服务来为自己寻找生存机会。

      “人”的工作,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与人互动。低级的互动,如银行出纳员或柜台收银员,很容易被淘汰;但需要高度人际互动的服务,像心理咨询师或辩护律师,就很难被自动化取代。那些能与顾客群建立紧密的感情纽带的人将是最不可能被机器人替换掉的。

      分析三个要素的缠绕就会发现,在当下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是学会怎样利用数据来创造内容的人。比如编代码的计算机科学家就是这类人,因为他们能把原始数据诠释成为意义;再比如市场营销人员,如果他懂得怎样将消费者数据转化成销售策略,那他也不会被轻易替代。

      (世 路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47期,谢 峰圖)

      读者 2021年12期

      本文标题:如何打败“机器人淘汰三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635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