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大地朗照家园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342
  •   ☉刘东黎

      

      世界有时可以从一件简单的农具、一株普通的植物、一件沉默的艺术品中涌现。大地是承受者、开花结果者,它伸展为岩石和水流,涌现为植物和动物。

      大地生命共同体中的蚂蚁、蜜蜂、麻雀、杜鹃、野兔、驴子,麦子、稻田、树林等,在很多时候,很难成为被人欣赏的对象。人们通常不会有像苇岸那样的领悟:“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对大多数人来说,田野与土地只意味着艰苦的劳作。乡村会有静谧、纯真、简单、富足的时刻,然而,它毕竟与辛苦相连,与年复一年的重复相连,却难以与诗意或审美相连。

      但诗歌确乎在农田与野地之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用过书桌,我也从来没有用于写作的房间。”诗人弗罗斯特长期生活在乡下农场,他的诗就是在农事间隙,倚靠着树桩小憩时构思出来的。对他而言,自己的生命就像一株依附于大地的植物。和所有的农夫一样,诗人生活的世界,完全依托于田垄、泥土以及大地慷慨的馈赠。

      1935年,利奥波德举家搬至威斯康星州沙郡北部的一座破败农场,因为长期以来,他一直“渴望拥有一片土地,靠自己的努力去研习大地之上的动物、植物”。他发现鸟儿不仅是自然界专业的歌手,还是最优雅的舞者,枯橡树居然还能为松鸡提供庇护,而蓝翅黄森莺已经在农场安心地筑巢安家了,这是何等的信任啊。“风很忙,忙着在十一月的玉米地里奏乐。玉米茎哼唱着,松散的玉米棒半开玩笑地弯曲盘旋着向天空轻轻挥动,风则忙碌着继续前行。”

      清代郑燮有言:“吾意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草花……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可见这种回归田园的心愿,古今中外攸同。这里无所谓仕与隐,也无所谓城市与乡村,人与粮食、土地与村庄,一切自然而然,呈现出最本真的生存状态。

      人在大地上培育作物,保护在他周围生长的东西。劳作,就是人在故园的扎根方式、定居方式。

      寒来暑往里劳作与收获,能帮助人们坚定信仰。扎根,就是克服“飘荡”“失衡”,它通向永恒之途,复归存在之根。

      (飞 白摘自《光明日报》2022年4月29日,本刊节选)

      读者 2022年14期

      本文标题:大地朗照家园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771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