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胡同里的修辞家

  • 作者: 读者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9227
  •   肖复兴

      

      我对胡同里的吆喝声特别感兴趣——

      卖花生——芝麻酱味儿的。

      卖烤白薯——栗子味儿的。

      卖萝卜——赛梨味儿的。

      卖甜瓜——冰激凌味儿的。

      卖西瓜——块儿大,瓤儿高,月饼馅儿的来!

      要不就是——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青皮红瓤,杀口的蜜呀!

      还有这样吆喝的——块儿大呀,瓤就多,错认的蜜蜂儿去搭窝,赛过通州的小凉船的来哎!

      这样的吆喝声,真的体现了吆喝的艺术,透着几分幽默,又透着一丝狡黠,让自己所卖的东西一下子变得活灵活现,吸引众人。

      尤其是卖西瓜的。那时候的夏天,哪个街头巷尾,没有个卖西瓜的小摊?要想吸引人们到自家的摊前买瓜,吆喝声就得与众不同。你说你的西瓜是蜜一般的甜,我就说是蜜蜂跑到我的西瓜里错搭了窝——更甜。我还得特别再加上一句,我的西瓜块儿大得赛过了小凉船,而且,是从通州来的小凉船。这是大运河从通州过来,一直流到大通桥下(如今的东便门角楼下)的情景,是带有指定性的具体场景,是那时候的人们都看得见的熟悉的情景,如此才会让人感到亲切,如在眼前。

      再举几个例子,卖菠菜的喊:“火芽儿的菠菜来——”卖大白萝卜的喊:“象牙白的萝卜来——”哪怕卖的是小小的樱桃呢,也会加上一个修饰词:“带把儿的樱桃来——”让人忍不住想到齐白石画的那些鲜艳欲滴的樱桃,哪一个不是带把儿的呢?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小贩们的审美心理,是和齐白石一样的。

      这样的吆喝声,应该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胡同里优美的文学修辞,是一种带有声音的注脚。

      (大浪淘沙摘自《河北日报》2023年6月2日)

      读者 2023年16期

      本文标题:胡同里的修辞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8918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