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一大』卫士,红船女杰

  • 作者: 莫愁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223
  •   文齐耳

      王会悟1898年出生于浙江乌镇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王彦辰是晚清秀才,开了一家私塾,母亲贤惠能干,刺绣技艺远近闻名。王会悟六七岁起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从小思想进步。

      13岁时,父亲病故,王会悟接替父业教书。没多久,由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她借了一个殿堂,独自办起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向学生宣传新思想,倡导新风俗、鼓励女孩子剪辫子、放脚等。

      1918年,王会悟就读于嘉兴女子师范预科班,后入湖州的湖郡女塾攻读英语,其间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给主编陈独秀等人写信,表示拥护《新青年》所宣传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赞成提倡白话文。陈独秀回信夸她有胆识,勉励她多读书。

      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王会悟前往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途径。经上海学联介绍,她被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会长徐宗汉安排在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在这里,她结识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李达。

      留学日本的李达回到上海,与陈独秀、李汉俊等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组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王会悟是第一批团员。她与李达都借住在陈独秀家里,两人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而相知相爱,结为夫妻。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王会悟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李达和李汉俊负责通知各地代表来京沪参加会议,王会悟则领受了安排代表食宿、选择开会地点等后勤事务。

      7月22日,十三名代表聚集在上海博文女校住宿处,举行了“一大”预备会议。期间王会悟担任保卫工作,坐在阳台上边摇芭蕉扇,边注视校门及上楼来的方向。

      第二天晚8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开幕。但到了7月30日夜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我的家乡在嘉兴,嘉兴有南湖,有游船,可以到嘉兴去开会。”那里离上海近,当天就可以来回,王会悟的建议得到与会代表们的赞同。

      在一条游船上,“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王会悟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用手指敲击舱门,提醒代表们注意。“一大”胜利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其后,代表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历史从此写出全新篇章。

      “一大”之后,王会悟参与创办我国第一个妇女刊物《妇女声》半月刊,并在该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妇女运动新动向》《湖南女工之觉悟》等文章。随后参与创办上海平民女子学校,担任该校工作部主任。1922年冬,李达应毛泽东之邀协助创办长沙湖南自修大学,王会悟随同前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

      大革命失败后,王会悟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秘密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1933年,王会悟夫妇移居北京。“七七”事变后,李达去家乡湖南避难,王会悟于8月下旬在朋友帮助下逃出虎口,流亡西南大后方。新中国成立后,王会悟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任职。1993年10月20日,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

      王会悟一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她机智勇敢、缜密细致,参与了“一大”的筹备、保障、保卫工作,被后人称为“‘一大’卫士”“党的第一位党务工作者”。作为参与“一大”的唯一女性,她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见证了“红船”向着一个伟大的时代扬帆起航。

      莫愁 2021年19期

      本文标题:『一大』卫士,红船女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0055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