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与李白相会

  • 作者: 金山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42038
  • 郑能新

      明亮的月光下,一条小船迎面划了过来。

      船头上站立一人,身材瘦削,外形俊朗,一袭白衣,腰悬宝剑,长须冉冉,手中折扇轻摇,好一派仙风道骨模样!

      忍不住发问:“君是何人?”

      那人一收折扇,答曰:“本人自称‘酒中仙。”

      酒中仙?呀,这个称号太熟悉了!那不是大名鼎鼎的青莲居士李白么?

      我揉了揉眼睛,有点不太相信地说:“敢问,可是诗仙太白先生?”

      “正是在下!你又是何人?”

      “哎呀,久仰,久仰!我乃英山人氏能新是也!”

      “幸會,幸会!”诗仙冲我抱了抱双拳。

      “众里寻他千百度”,此时的我激动得有些不能自已了!能在旅途偶遇一直以来所崇拜的伟大诗人,怕也是八辈子才能修得的福分。

      两船靠近。细看,李白双目炯炯,眼神清澈,浑身散发着傲然洒脱的气派。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更是一种自带光环的气场。

      “您这是从哪里来?”

      “安陆,白兆山。”

      “哦!”我有些兴奋起来,“我们刚刚去了那里呢!前天,应孝感作协主席方东明先生邀请,我们一行专门到了白兆山,寻访太白遗踪,在山下古朴典雅的小镇民居住了一晚,那种‘夜枕蛙声入眠,朝随鸟鸣慢醒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真的让我们流连忘返!”

      李白冲我笑了笑:“你们住过的地方叫五言陆色乡居小镇,也是我过去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只是现在回去,我竟有找不到家的感觉了,变化太大了啊!”

      “是的,是的,如今社会是一天一个样子在变!”我赶忙附和,“不过,那条小溪还在,那片田园依旧,只不过往日的青石板桥变成了今日的廻式廊桥,今人赋予它一个好听的名字,‘望夫桥,亦曰‘旺夫桥。”

      听了此话,李白陷入了沉思。此刻,他也许想起了自己当年成天出游会友,夫人许紫烟每天手牵两个幼子,在村头的青石桥上盼他归家的那种柔肠百转的情形吧?

      “先生,”我只得打破沉闷冲李白深深一揖,“您因何到此?”

      李白凄然一笑:“说来话长啊。那夜你们在五言陆色乡居小镇饮酒,我循着酒香来到跟前,都知道我曾经住在那里,然,那么多人竟没有一个提议敬我一杯,心中不是滋味啊。我只好识趣地退了出来,出门时,听说你们要到朱湖赏景,朱湖是个什么地方,我过去还真没去过,所以,我抢在你们前头一路寻来了。”

      我心中一凛,脸上有些发烧,还真的疏忽了,在李白故乡“钓诗钩”,怎么能不敬“诗中仙”“酒中仙”一杯呢?

      “惭愧,惭愧!”我又是抱拳又是作揖,“待会儿我们游完朱湖,到前面的华农梦农场加倍补上,听说那里生产的酱香酒还是蛮不错的。”

      李白哈哈大笑:“也好,也好!”

      掉转船头,两只小舟一前一后朝着湖汊深处划去。月光下,各种鸟儿栖在两旁的树林里,每根枝头都是一串一串的,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还有红色和花色的,简直就是鸟的天堂。有些较浅的湖面,支棱着野荷的残枝,它们在水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甚为壮观。船行,漾起层层波浪,在月光下产生粼粼光芒。水天一色,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也有个月亮,迷蒙中,简直不知道到底是在天上还是在水中。

      此情此景让人心醉,李白不由得豪情万丈,他啪地一下打开折扇,又迅速收拢,昂首向天,高声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许是声音太大,加之太过忘我,李白声音未落,附近树林上的鸟儿一群群惊起,它们扑打着翅膀飞向空中,有的逃向远处,有的在我们头顶上盘旋,阵阵惊鸣过后,它们似乎明白过来,于是,向我们发起了攻击……

      一只大鸟长长的喙向我面门猛啄过来,我大叫一声从睡梦中惊醒……

      妻子那只修长的手也随之停在了空中:“你出个差回来神经兮兮的,大喊大叫搞么事?我正准备把你摇醒呢!”

      原来,我正在梦中复盘前段时间的创作采风活动。只是,我是如何加塞,竟然穿越千年与李白会面,又是那么的活灵活现,这,我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只能说,梦境,是个好东西!

      本文标题:与李白相会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1640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