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红 / 著
选自《寿乡》2014年夏季号
车子拐过一个大弯,速度慢了下来。只见盘山公路的悬崖旁,停着几辆摩托车,路边三三两两地坐着一些年轻仔,他们双脚悬空,神态安逸。他们的正前方是一个窝地,四周是直插插的山,窝地在山脚,像鼎锅底。透过车窗,我看到了飘扬的红旗,一些白色的、灰色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中。年轻仔这样坐着,是在欣赏夕阳下的村落吗?山脚下的村落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巴马县东山乡。
东山和所有的大石山区一样,四周全是山,喀斯特地貌的山岭,缺土少木。布努瑶属于山地居民,这样的环境,我已经走过很多,随着走过的地方越多,我对这个民族的好奇越多,他们有着神秘的、令人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吸引力。夕阳下的东山,散发着令人着迷的气息。那气息如氤氲的霞光,暖色的,飘逸的,炊烟一般袅袅从山升起。我深吸一口气,那空气里似乎也充满了祝著节几个字。
祝著节是巴马、都安、大化、马山、平果、隆安等地布努瑶的传统节日,也是布努瑶的瑶年。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带着铜鼓、皮鼓、五色糯米饭和酒肉等上到山上开阔之地,祭祖,敲打铜鼓,对山歌,斗鸟,赛马等。这个时节正是夏至期间,气候的热与人心中的热,令布努瑶居住地充满风情。山是燃烧的,人亦是燃烧的。听布努瑶的朋友说,瑶家嫁妹仔的时候,那山歌唱得更是撩人,令人心荡神怡呢。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他们的歌谣来自生活,来自心底,那股热辣、自然、淳朴,老远就能感受到。
有一种东西,不必刻意去寻找,有一种感觉,一触碰即有灵光闪现。
这是一个叫做弄山的小山村,山村四周是耸立的高山,站在这里,真有坐井观天之感。我站在操场上,举目四望,四周除了山还是山。东山,弄山,一个注定与山撇不清的地方。此刻,舞台已经搭起,嘉宾已经落座,观众陆陆续续从各个山往这里汇集。今夜这里有一场与山、与山地居民有关的风情盛宴,一场关于密洛陀的盛宴。
太阳已经落到山那边,天色渐渐朦胧,正是鸟儿归巢的时候,只是不知此时归巢的鸟儿是否能安然入睡?我离开会场,走进村子。这算是一个古朴的村落,房屋依山而建,石块垒砌高高的墙垣,其间错落着一些现代式样方方正正的小楼,说着这个在大山深处的村子与外面世界的接轨。只是,我更喜欢那些堆满故事的院落,喜欢栅栏,喜欢站在栅栏旁羞涩的小孩、女人。我像一个找不到家的小女孩,在一条条巷子里慢慢看着,不是为寻找什么,而是被一种神秘的东西牵引着,停不下脚步。
那个叫作密洛陀的女子,造了天地万物后便造人类,人类又分成大汉族、地方汉族、壮族、瑶族等民族。分家时,大汉族去读书做官,地方汉族去做生意,壮族去耕田种稻谷,瑶族到山中去种小米。这是一个有着怎样胸怀的女人呢?她把最苦最艰难的去处留给了自己和自己的族人。母性的光辉照耀着世人。我终于想明白为什么座座山相连如美人,为什么一座座山峰如母乳。
密洛陀史诗里唱道:小米成熟季节,兽禽为害,密洛陀将一对铜鼓送给瑶人带到山中去敲打驱赶兽禽。后来,密陀洛于农历五月廿三日逝世,瑶人遵照她的临终遗嘱,在家里设她的灵位,煮五色糯米饭祭供她,并带铜鼓到高山上敲打,用鼓声送她归仙,直到廿九日晚,得知已经入埋了她和她的亡灵已经归祖,才停止祭供和敲打铜鼓。
东山这边的瑶族,是布努瑶的一个分支,自称番瑶。番瑶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民歌文化、铜鼓文化、斗鸟、赛马、唢呐、孩童礼教舞——陀番,等等,算是保存得比较完好的,有着古色古香的韵味,从远古走来的气息。说到远古,总有着神秘的气氛。
孩子们在巷子里奔跑,他们跑回家,从家里跑出来,像一只只欢快的小蜜蜂。母亲在院子里给小孩们梳妆打扮,认真,细致,完全不理会孩子想飞跑的心情。在一个陡峭的斜坡,遇到一个女子在给一个小男孩缠头饰,我问女人,你是奶奶还是妈妈?她回答说我是妈妈。男孩子的盘头有点复杂,一般都是大人帮缠。长长的盘头巾在他的头上左盘右绕,他的身子随着缠绕,向左转,向右转,小男孩老老实实地任母亲摆布,虽然一脸焦虑,却不敢吱声。缠好头巾,小男孩一溜烟跑远了。女子看看我,喊我进家吃饭。我道声谢谢,追着小男孩跑去的方向,走下斜坡。那道坡起码有五十度角,水泥铺成,路面上画有一道道痕迹,如果没有那些道道,这下坡路恐怕得溜着下来。看着我下坡的窘态,小孩子们捂嘴偷笑,女子陪着我,歉意地说我们山里条件差,你多包涵。本想抱怨一句的我,吐不出半个不字来。
在巷子里,时不时遇到身着节日盛装的美少女。布努瑶服饰相当漂亮,尤其是女子的服饰艳丽多姿,头饰和胸饰是纯银打造,走起路来环佩叮当。身后垂着长长的红色的流苏,流苏随着脚步摇曳着,真是美艳之极。美丽的瑶妹,风情的瑶山啊。在这个夜晚,我沉醉其中。这样浓郁的风情,让我在小巷里流连忘返。舞台上的歌声顺着山势,在山里回荡,顺着山路,一溜烟穿过山那边。只见来时的路上星火点点。
家家户户飘出诱人的香气,男人们围坐在一起,一杯杯酒下肚,脸热心热。心一热就要唱歌,歌一唱心更热,于是跑到山坡上高歌,妹子们听到歌声,循声而去,对歌对出情哥哥情妹妹。于是,一座座山有了风情,一棵棵树有了风姿,一块块石头有了风韵。于是,山含笑,人含情。
有男子邀我进屋喝酒,不胜酒力的我哪敢呀。酒虽没喝,这心亦是跟着醉了的。在这样浓浓氛围的风情里,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操场上传来欢快的歌声,这个夜晚,歌满瑶寨。今夜,我也想唱首歌。
我走出巷子,看到来时的公路有点点星火游动,像天上的星星闪耀在山间,汇成一条银河,从远方向弄山游过来。密洛陀的后人们,用山一样的情怀,用祝著节的风情,迎接来自八方的朝圣者对密洛陀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