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使命

  • 作者: 参花(下)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441
  •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理念的提出,迄今为止,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同我国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覆盖了约44亿人口,相关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3万亿美元。海外媒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如何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完善华文媒体,成为大家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文化自信 华文媒体

      中国的日益崛起、“中国梦”的提出和诠释在全球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与日俱增,从官方到民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一个多领域交流合作、融入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在中华民族迎来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中国政府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海外华文媒体的功能和使命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在弘扬传播中华文化、与驻在国主流社会互动、增强舆论引导、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促进中外民间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海外华媒不仅成为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相互联系的信息平台,也是海外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之间不可或缺的沟通渠道,更是中西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一、华文媒体的传播使命

      2013年9月,国家领导人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月后又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就是“一带一路”的最初构想。而“一带一路”的構想对加强国际间合作、深化区域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媒体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海外媒体不仅肩负向受众讲述“一带一路”新故事的使命,也在传播中国声音和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国内外对华文媒体文化传播的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经济水平优越的家庭,选择移民或将子女送到国外深造,慕名前来学习的国外留学生也日益增多,不少国家把汉语学习归入教学体系,作为主要的外语课程。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熟悉汉语的非华人本籍人士日益增多。不管外籍人士踏上中国国土开启漫漫求学路,还是在当地学习汉语,毫无疑问,他们对各种渠道的华文信息需求是存在的,媒体可以将这一群体进一步发展成为华文媒体的传播对象。

      (二)华文媒体文化传播的特殊性

      在华文媒体的帮助下,中国在国际的发声更响亮了。同时,地方若想走向世界,必定需要同华文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做到“形象先行,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一带一路”的实施,表明了在对外开发战略方面我国的巨大转变。华文媒体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其在“一带一路”中为地方“引进来、走出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经过华文媒体的宣传和牵线,可以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互相合作,使他们优势互补,相互前进。同时,华文媒体可以引导地方文化的宣传,给海外人士树立起良好的地方或企业印象,进而加强国际与地方的友好交流合作。

      (三)国家对华文媒体文化的认可与支持

      2016年9月26日,“一带一路”华文媒体协作座谈会议在北京举办,国侨办主任裘主任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持人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主任担任。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人员包括80位华文媒体代表,他们来自五大洲中的34个国家以及地区。在会议上,裘主任表示,为使“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地推进,采取政策沟通措施以及人心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她在会上肯定:海外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带一路”中无法轻易替代的特殊力量。

      二、华文媒体如何在“一带一路”中良好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社会急切需要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并加强合作。其中,对文化历史的了解和认知是最基础的第一步。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灿若星河。在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海外华媒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使得华文媒体重新思考,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政府与民间交流合作。

      (一)合理转型

      由于海外华文媒体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成立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海外华媒零距离接触外国人,以及相对开放、自由的“中西合璧”特性。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海外华媒只是一个华人商贸信息与侨团联谊的载体,内容较为单一,涉猎区域较窄,舆论引导力度不够大。目前,“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华文媒体经营者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一时机,敏锐地发现这项新变化带来的机遇,探究“一带一路”实施之后群众产生的新需求,充分调研他们的兴致所在,在宗旨、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尤其是一些影响范围较广的华文媒体,不能只切中华人的要害、迎合华人的口味,同时也要多设置适于非母语群体学习了解的内容,肩负起传承推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推动汉语学习潮流的责任,让汉语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挥更大效益。同时,华文媒体也将会在对中国文化的推广中逐渐壮大。

      (二)团结一心,避免冲突

      炎黄子孙经过长达5000多年的繁衍生息,前进的脚步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各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华人群体建立起了自己的圈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强调“一带一路”开展之后,合作的沿途国家在经济文化水平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提升。“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新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使得我们的文化在沿途扩散。华文媒体是积极向上内容的传播者,在这个时候,媒体众志成城,不仅有利于自身国际化发展,也能够让世界认同并学习我们独具特色的中华精神。

      (三)有责任和使命唱好主旋律

      “一带一路”是为了解决和平发展以及共同发展而提出来的,是我国领导人的智慧结晶。但是一部分国外学者却质疑“一带一路”的发展动机不纯。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副主编蒂耶齐发文称,这是“珍珠链”的变相发展。更有人认为,中国是打着“一带一路”的旗号,让中国一些过剩的产能走出国外。一部分西方国家标签化中国,淡化“一带一路”带来的良好影响,扭曲“一带一路”的效益,为此给许多国家的民众带来了偏见以及误解,一些外国企业家在道听途说了不良言论之后,放弃了与中国的合作。

      所以,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健康的中国,是华文媒体肩负的责任。海外华文媒体了解国外社会经济形势,也熟悉中国国情,与当地的社会关系良好,更容易产生亲和力,传播的消息可信度更高。海外华文媒体应该积极主动地为“一带一路”发声,宣传“一带一路”的美好构想、光明前景、互利共赢、可信度高、有效性好等内容。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对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予以批判,认清维护中国在国际舆论形象的同时,也是在为媒体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满足群体所需

      每年有几千万中国旅游者往来于“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实施时,最兴奋的应当属于在“一带一路”中合作国的华人。此时,便是海外华文媒体发挥其效益的时候,除了为海外寻求合作人士提供最基本的新闻信息之外,移民、签证、税收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信息也可以予其一定的参考。为了更好融入当地生活,华人迫切需要从华文媒体中得到房屋租赁、子女上学、权益保护、合同签订、投资前景等信息。华文媒体最大的文化特殊性体现在,其为海外华人群体服务。媒体需要充分认清海外华人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之后对道路以及通信设施、贸易如何开展,人民币国际化这些问题及时报道。这不仅能够让寻求合作的群体尽快融入当地社会,也给自己带来了无限商机。

      三、《欧亚时报》——华文媒体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各类海外华文媒体有1000多家,几乎占据了海外媒体市场的半壁江山。当前,不少媒体在“一带一路”华文媒体的建设中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瑞士《欧亚时报》的创始人朱爱蓮女士便是其中的一员。

      (一)创办华文媒体的原因

      首先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痴迷,朱爱莲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风貌展示到世界的舞台,让更多的外国人发现中国美、欣赏中国美,从正面角度了解中国。另一个方面就是自身梦想的驱使,她想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发展华文媒体的自信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纸媒迫于互联网的压力,生意萧条,最后不得不停止办刊,纸媒似乎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朱女士为何有自信继续创办华文新闻杂志?

      “一带一路”建设之后,同我国合作的瑞士商家以及相关的本地人士迫切需要了解中国,走进中国,而众多中国的商家也希望同瑞士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朱女士通过调研发现,多数报刊只会在一些大型企业身上进行大肆的鼓吹和宣扬,而提供瑞士中小企业合作信息、企业背景介绍的媒体却寥寥无几。中小企业是瑞士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手上掌握了大量资源,是国内经济的中流砥柱。面对这样的情形,她开始思考如何在中国以及欧洲的中小企业当中建立良好的枢纽,接下来便有了《欧亚时报》的诞生。

      《欧亚时报》是当前欧洲唯一的中英双语杂志社,同时也成为瑞士唯一一家中文杂志发行媒体。计划出版第一期报纸时,便斩获了3000多名订阅者,订阅量超出一万份。订阅的人士不仅仅在瑞士境内,还包括瑞士周边国家的读者,在瑞士通往中国的飞机上,航空公司也打算安放他们出版的报纸。

      (三)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中的力量

      “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极大地拓宽了欧洲同中国的文化合作渠道。CCTV的《魅力中国》栏目就与《欧亚时报》 展开了合作,他们为“一带一路”助力,为中国走向世界共同努力。接下来,双方将在欧洲各个国家以及瑞士不定期共同举办论坛、峰会等。会议将会邀请商界领袖,当地官员以及媒体、行业专员等,为“一带一路”寻觅全球发展的商机。

      多年来,《欧亚时报》不仅仅局限于把中国的文化以及企业带出国门,也把许多优秀的欧洲商贸资源带入了国内,为“一带一路”亚欧经贸交流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信任合作交流,是中国、瑞士乃至其他国家的商界领袖们异口同声称赞的跨文化服务国际交流平台。

      (作者简介:张德淳,男,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责任编辑 宋倩)

      本文标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2925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