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刍议

  • 作者: 参花(下)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609
  • 摘要: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团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群体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经历了历史洗礼的悠久而美丽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在创作群体音乐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群体音乐的创作空间,还可以提高音乐作品的质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群文音乐 艺术传承

      群文音乐实际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是人类社会转型的产物,而群文音乐就是大众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在不同民族中,大众文化也有不同的特点。它与大众文化息息相关,不断地渗透到群众的生活中,这也很贴合群众的精神追求。大众音乐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更迎合大众的口味。流行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会促进大众音乐的发展,还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关于群文音乐

      (一)作用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团乐是流行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人们的文娱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如果社会中每一个领域都融合群文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压力。这种音乐最受欢迎,节奏感也很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群文音乐的普及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1]

      (二)现状

      1.缺乏专业创作人员

      群文音乐主要面对大多数群众,因此,对于群文音乐的创作,有必要把大众的需求考虑进去。总的来说,为了保证创作的水准和最终效果,专业设备和优秀的创作者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基层的某些文化受众群体对大众音乐的发展有一定制约。

      2.区域文化差异

      事实上,地区的差异也会影响群文音乐的创作,有的还会阻碍群文音乐在市场上的发展。例如在北京,大多数社会群体倾向于京剧或者地方性戏剧,创作人员在创作过程中也会考虑这些因素。这些会导致群文音乐创作者面临更多的问题,会使创作难上加难。

      3.因人而异的需求差异

      目前,群文音乐已成为大众文化作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和喜好,也会干预到群文音乐的正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作者的创作。例如在一些流行文化活动中,如果音乐选择更现代的嘻哈类型,就会吸引许多年轻人,但老年人就觉得索然无味。

      二、群众音乐创作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途径

      (一)结合古代与现代音乐创作

      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闪闪发光。在不断的演变传承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与美德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中,“仁,义,信,礼,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2]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不仅要在学校被重视、被宣传、被认可,更应在群文音乐中有所体现。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歌曲《海阔天空》中就告诉人们应该胸怀天下,宽容大度,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而歌曲《我的中国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我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表达了中华儿女对这片土地的拳拳之心。在群文音乐的这片海洋里,还有很多歌曲是以古代典故为原型进行编写的,创作者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将古代流传下来的音律或者典故融入创作中,会使人们对音乐产生共鸣。

      (二)借助乐器创作音乐

      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域的群众对音乐种类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例如西洋音乐流传至我国的就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因此,创作者在创作音乐时,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传统民族乐器便可以被发挥到极致。这样,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例如中国著名作曲家王晓宁就是一个关注大众文学创作的作曲家,他为描绘江南古镇的历史和文化而创作的旧城风格音乐不仅融合了上海民歌和评弹元素,还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葫芦丝和箫。[3]将乐器和音乐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美感,也使观众欣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瑰宝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需要把它融入当代音乐创作中去,渗透到群众的生活中,然后,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房塬.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J].艺术品鉴,2018(05).

      [2]卢莉娜.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8(18).

      [3]王鹏飞.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5(02).

      (作者簡介:李晓梅,女,本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艺辅导)

      本文标题:传统文化在群文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刍议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131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