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秋宇 张琦妍
新媒体艺术中融入传统图形元素,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有利于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更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对传统图形在新媒体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促进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传统图形元素与新媒体设计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文化内涵
传统图形的出现迎合了大众心理和情感追求,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历史的演进中,人们对图形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将传统图形元素融入新媒体艺术设计领域,有利于塑造产品新的艺术形象,尤其是融入大众熟知的传统艺术形象,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新媒体艺术设计产品的兴趣。传统图形元素有地域性标志和情感象征等要素,为新媒体设计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源泉的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1](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媒体设计中融入传统的图形元素,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民族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体艺术的现代化发展,更有利于带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化。传统艺术图形是对传统文化的缩影,任何题材和形式都有着不同的特征,也是其他文化不能取代和比拟的。积极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创新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促使新媒体设计得以正规化发展。二、传统图形在新媒体设计中的应用类型
对传统图形中“形”的塑造应用,主要涉及再现型、混搭型、重构型等应用方式。(一)再现型
再现型是指直接借鉴应用传统图形。并非盲目照搬,而是根据设计需求,选择运用传统图形中的一些精华部分,达到给予受众良好体验的目的。再现型的应用方式则是将传统图形转化为多媒体作品或数位摄影等艺术形式。再现型是表达方式尽量还原图形本身的元素和情境。如会展中供游客观赏的“虚拟紫禁城”艺术作品,是展现于互联网的重要历史文化景点,利用3D 建模技术模拟出古代宫殿的建筑文物与人物,设计了多条参观游览路线。历史文化专家与技术人员的合作,让观众体验逼真的皇家生活场景,借助温度、声音和光线等设计要素,带给观众对历史感受的多感官刺激。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媒体科技的整合,让现代人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二)混搭型
混搭是指在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新旧元素的整合搭配。即通过向观赏者渗透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交错的信息要素,引领观赏者思考过去与现在。与新媒体艺术设计创意相符的传统图形元素都极为复杂,难以发挥利用图形传达信息等展示价值,尤其是元素的混搭,更需本着化繁为简的原则进行,合理地优化图形设计,简化传统的图形。在其基础上,合理融入现代设计元素,让设计作品走入大众的内心世界,进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采用符合新媒体设计寓意的传统图形,挖掘图形元素的优势,利用现代化概念,以此设计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设计图案,突出现代新媒体设计的民族或地域特色。(三)重构型
新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无数新技术、新概念、新观点,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也衍生了大量新的设计语汇。要想突出设计的新颖性,还需加强对表达方式的创新。而要突出新媒体设计的创意,则需根据设计需求,通过重构的方式合理优化传统图形元素,使其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风格,以提高设计的吸引力。[2]传统元素的表达是为了塑造意象美。唯有对一个内容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全面的表现,才能称之为艺术品。装饰艺术的作用在于丰富物体,新媒体艺术中传统元素的重构型表现方式,主要是利用传统图形的概念,保留传统图形的风格,整合现代要素,突出其现代感和时代气息,营造出新的视觉效应,创作出来的新形态极具拓展性。重构型的设计手法涉及以下几方面。
1.意象符号。意象的概念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涉及象征性等基本特征,达到理想境界的表象之意;符号的概念是利用质感、线条、色彩等要素去表现简单的图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快速传播,利用传统图形元素简化后的意象符号,在保留传统元素内涵与风格特色的同时进行创新。2.多维空间的延展性。静止的传统图形是二维视角,而新媒体设计能够将静止的传统图形转化为动态的多维视角。而多维视角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多维空间也包括了心理层面等空间。3.运用时间概念。新媒体艺术有着动态化的特点,呈现效果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合理运用时间的概念,会让传统元素在视觉层面更加生动简练,整体的恢宏艺术感呼之欲出。
三、传统图形在新媒体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与交互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中平面设计的各种限制性因素,设计方法、视觉语言更加多元化。依托电脑设计软件即可实现设计人员的创意体现,包括设计师的创新思维等,设计的成本更低,设计的创作灵感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一)标志设计
新媒体背景下,标志设计让媒体平台表现得更加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数字媒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传统纸质媒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标志设计中运用数字动态图形成为新的艺术发展趋势。动态标志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与信息飞速发展的产物。标志设计中,图形的动态设计让视觉影响力更为强烈,能够有效解决静止图形所带来的视觉疲劳等问题。(二)海报设计
新媒体环境下,海报设计方式越发多样化,宣传范围更广,内容表现也更为充实。海报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阅读省力;突出富有创意和形象简洁的设计特点;契合大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形象设计上情与理结合、层次分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三)新媒体载体页面中的横幅广告设计
新媒体载体页面中的横幅广告设计,有传播信息和具有指导性等作用,可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引导用户点击并了解活动或产品、品牌等相关的信息内容。张力图形与静态图形的整合,促使横幅广告极具层次化,可清晰和准确地显示信息。与静态图像的横幅图像相比,数字动态图形创建的横幅图像极具交互性,更利于引发受众的好奇心。(四)商业设计
首先,从招贴设计的应用入手分析。在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基于新媒体的动态设计应运而生,各种平面设计作品也面临着转型。将各种元素融入各类海报作品中,利用动态设计手法灵活处理声音、形状等构成要素,更有利于丰富表现力、增强信息传递。新媒体背景下招贴设计对传统图形元素的灵活处理,能够借助氛围渲染和光影变幻等手法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其次,从公共艺术方面的品牌设计入手分析,商业设计对品牌的影响力建设尤为看重,动态效果的应用也积极促进了品牌的更新换代。在品牌设计中利用新媒体动态艺术手法处理传统图形元素,能够让品牌充分反映出企业的文化内涵与外在形象。将感官效应融入公共艺术动态的品牌效应内,在情感交流互动中,更有利于品牌亲和力、需求感的提升。
最后,从商业方面的综合性应用入手分析。图形在维度空间方面的突破与动静态转换,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展示应用。图形蕴含的信息在呈现方式中的延伸与拓宽,也带动了受众阅读感官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