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君子小人,因何不同?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933
  • 《荀子·荣辱》

      君子小人,因何不同?

      《荀子·荣辱》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

      【大意】

      资质、本性、智慧、才能,君子、小人是一样的。喜欢荣耀而厌恶耻辱,爱好利益而憎恶祸害,这是君子、小人相同之处,至于他们用来求取荣耀与利益的途径就不同了。小人随意妄言却还要别人相信自己,竭力欺诈却还要别人亲近自己,行为如禽兽却还要别人赞美自己。他们考虑问题难以明智,做起事来难以稳妥,坚持的东西难以成立,结果就一定无法得到他们所喜欢的荣耀和利益,而必然会遭受他们所厌恶的耻辱和祸害。至于君子,对别人说真话,也希望别人相信自己;对别人忠诚,也希望别人亲近自己;善良正直,处世合宜,也希望别人赞美自己。他们考虑问题容易明智,做起事来容易稳妥,坚持的主张容易成立,结果就一定能得到他们所喜欢的荣耀和利益,一定不会遭受他们所厌恶的耻辱和祸害,所以他们穷困时名声也不会被埋没,而通达时名声就会显赫,去世以后名声会更加辉煌。小人无不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跟,羡慕地说:“这些人的智慧、思虑、资质、本性,肯定有超过别人的地方啊!”却不知君子的资质才能与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将它措置得当,而小人将它用错了地方。所以仔细地考察一下,就能够知道小人的智慧才能是足可以做到君子所做的一切的。拿它打个比方来说,越国人习惯于越国,楚国人习惯于楚国,君子习惯于雅正之地,这并不是智慧、才能、资质、本性造成的,这是对自身资质才能的措置以及习俗环境的节制不同所造成的啊。

      【题解】

      《荀子·荣辱》一文为《经史百家杂钞》收入,全面阐释荀子的荣辱观。本文为节选。在荀子心中,好“荣”“利”,远“辱”“害”,是人的天性,人遵守道德,归根结底是为了趋利避害。所以,他揭示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必能带给人积极回报的道理。《论语·里仁》亦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贵荣利,如何取之有“道”?荀子认为,须遵循礼义法度,重视师法教化,今人细思,必能悟出自己的“道”。

      本文标题:君子小人,因何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623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