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有容乃大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2866
  • “有容乃大”一词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大意是:对于顽冥不化的人,你不要忿然忌恨。因为对一个人不能求全责备,要求他尽善尽美。要有忍耐,才会有补益。要懂得包容,德行才算伟大。

      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在河南睢州自己的“弗过堂”中曾写下“受益惟谦,有容乃大”的自勉联,时刻提醒自己要谦虚谨慎、胸怀宽阔。二百年后,任两广总督的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又题写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从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便成为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它以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细流的无限容量来形容人的超常气度和包容能力。

      “有容乃大”是中国傳统文化和价值取向的精髓,三国时期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清代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美谈,都是胸怀宽广、包容一切的体现。

      可以说,“有容乃大”是一种法则、一种智慧,可以消除隔阂,减少误会,给人温馨;“有容乃大”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使人喜至而不狂,忧至而不馁;“有容乃大”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可以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怨恣纠争,避免嫉妒猜疑;“有容乃大”是一种境界、一种升华,使人淡泊明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根植于中华大地,又不断吸收其他文明而形成的。因此,对待文明要采取“有容乃大”的态度,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秉持包容精神,就会减少“文明冲突”,就更可能实现世界和谐。

      本文标题:有容乃大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641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