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忍耐的力量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913
  • 忍耐的力量

      ◎ 张越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是战国晚期韩国的贵公子,他的父祖三代都是韩国的丞相。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家族覆灭,张良被迫逃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张良弟死不葬,散尽家资,矢志复仇。他重金雇了一位大力士在博浪沙埋伏,想等秦始皇的巡游车队经过时刺杀秦王。结果这次暗杀失败了,张良再一次亡命天涯。可能在这之后不久,张良就在圯下遇到了黄石公老人,面对老人一再的无理要求,经历了世事历练的张良不再像盲目刺杀秦王那样,狂躁发怒,而是选择了忍耐,他三次替故意脱掉鞋子的老人穿上鞋子,并最终得到了老人的赞赏,给了他一卷《太公兵法》,之后他才得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千年后,大文豪苏轼认为张良之所以能立下盖世功勋,就是因为他能够做到“忍小忿而就大谋”,而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开创汉家四百年基业,也是因为他做到了“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留侯论》)

      古人有所谓“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的古训,即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不能随意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难之中,更不能为争一时之气,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正因为有这样的古训,韩信曾忍胯下之辱,最终却建立了不朽功勋;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没有像愚夫愚妇那样自寻短见,而是以孔子所谓“君子疾乎没世而名不称焉”砥砺自己,最终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著作《史记》。

      实际上,忍耐是先秦儒家极为推崇的品质。《周易·乾卦》云:“潜龙勿用。”意为潜藏在深水的龙,暂时还不能施展威力,要忍耐蓄势,等待时机。《论语·卫灵公》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云:“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

      但忍耐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常言道:“忍字心头一把刀”,忍耐的滋味有时是非常难受的,若阅历修养不够,极难做到。如东汉质帝聪明敏慧,八岁为帝,因为不能容忍权臣梁冀的骄横,竟当着群臣的面斥其为“跋扈将军”,结果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时机未到而贸然触怒对手,正是质帝被害的关键。相反,同样是年幼登基的康熙帝,却能韬光养晦,忍耐辅政大臣鳌拜飞扬跋扈多年,并在时机已到时,一举破除了鳌拜集团,真可谓少年天才。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信然!

      本文标题:忍耐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676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