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寄全椒山中道士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168
  •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苏州集》)

      【解读】

      唐代诗人韦应物最后担任的官职是苏州刺史,他的诗文集被称作《韦苏州集》。

      韦应物出身于高门士族京兆韦氏,依靠家族的门荫,他十五岁就担任唐玄宗的护卫,年少轻狂,倍受荣宠,颇干了些荒唐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退位,韦应物也失去了原有的荣耀职务,自以为潇洒的行为,都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他从二十岁开始,才认真读书、认真履职。也许是经历过盛世的辉煌,也体验过放纵的荒诞,从而不再为浮华所动,他为官之后,清廉正直,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韦应物的诗歌意味淡远,词句简朴,与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接近,在文学史上并称为“陶韦”“王孟韦柳”。

      这首诗是五言古体,韦应物作于滁州刺史任上。开篇平平道来,因为在郡斋当中感觉到天气寒冷,不禁想到山中的道士,他如何度过这寒秋呢?出家人的生活清苦,不过“煮白石”的行为,让人想到的是世外高人的服食修行,感到的是清高绝尘。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想进山去,和道士共饮一瓢酒。可是,深山之中,落叶飘零,积满了山路,到哪里寻找道士的行迹呢?

      山中本有人,却说是“空山”,可见这空是心境之空。在山中隐居,浑然忘却人世间的烦恼,遗世而独立,同时也大化于自然当中。这首诗的色调偏于萧瑟,像一幅水墨山水。但是,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并不枯寂。那一瓢酒,不是寂寥时的无奈宽慰,而是知己之间的印证。“何处寻行迹”,也不是失望,而是悠然神往。(吕玉华)

      本文标题:寄全椒山中道士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691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